设险雄西北,分符倚俊英。
裁闻陪晋啸,又见抗秦旌。
霖雨随车到,秋风逐马生。
岂徒绥赤子,真欲恃长城。
庙算期全胜,人心服老成。
民和方用武,食足始论兵。
曳紫恩非细,专城寄不轻。
大才宜尽展,寰海望升平。
【注释】:
设险雄西北,分符倚俊英。
裁闻陪晋啸,又见抗秦旌。霖雨随车到,秋风逐马生。岂徒绥赤子,真欲恃长城。
庙算期全胜,人心服老成。民和方用武,食足始论兵。
曳紫恩非细,专城寄不轻。大才宜尽展,寰海望升平。
【赏析】:
《代作送人》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描绘了一位贤者在危难之际,为国建功立业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这位贤者的赞美之情。
首句“设险雄西北”,描绘了一幅雄浑的西北景象。这里的“设险”指的是建立防御工事,而“雄西北”则表现出了这位贤者在西北地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第二句“分符倚俊英”,进一步描绘了这位贤者的地位和作用。这里的“分符”指的是授予权力,而“倚俊英”则表明了这位贤者才华出众、德高望重。
接下来四句“裁闻陪晋啸,又见抗秦旌”,描述了这位贤者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里的“晋啸”和“秦旌”分别代表了晋国和秦国,象征着这两位国家的强大。
第五六句“霖雨随车到,秋风逐马生”,描绘了这位贤者在战争中所展现出的英勇形象。这里的“霖雨”和“秋风”分别代表了战争期间的雨水和秋风,而“随车到”和“逐马生”则表达了战争的激烈程度。
第七八句“岂徒绥赤子,真欲恃长城”,进一步强调了这位贤者的重要性。这里的“绥赤子”指的是安抚百姓,而“恃长城”则表达了依靠这位贤者来保卫国家的坚强意志。
第九十句“庙算期全胜,人心服老成”,再次强调了这位贤者的智慧和经验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这里的“庙算”指的是军事战略,而“人心服老成”则表达了人民对这位贤者的信任和尊敬。
第十一十二句“民和方用武,食足始论兵”,进一步描绘了这位贤者在战争中的作用。这里的“民和”意味着民心所向,而“食足始论兵”则表达了只有在国家富强、民众安居乐业的情况下,才能谈论战争和攻伐之事。
第十三十四句“曳紫恩非细,专城寄不轻”,再次强调了这位贤者在朝廷中的崇高地位和特殊待遇。这里的“曳紫”指的是身着紫色官袍,而“专城寄不轻”则表达了这位贤者被委以重任、受到特殊信任的情况。
第十五六句“大才宜尽展,寰海望升平”,最后两句则是对这位贤者的期望和祝愿。这里的“大才”指的是其卓越才能,而“寰海望升平”则表达了人们对于和平繁荣的美好愿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在危难之际为国建功立业的贤者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其的敬仰之情。同时,通过对历史背景和战争场面的描写,展现了这位贤者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