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舞恒赴节,善歌多应弦。
艺精契至理,轮扁非言传。
情矫性始凿,礼烦本日颠。
所以大观人,游目无为先。
岂不笑与颦,造适意悠然。
投足得规矩,率真外蹄筌。
庶几达圣境,并可延天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杂诗》之一。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深刻的寓意。
第一句“妙舞恒赴节”,意为优美的舞蹈总是遵循着音乐的节奏。这里的“妙舞”指的是优美动人的舞蹈,而“赴节”则是指舞蹈中的音乐节奏。整句诗的意思是说,优美的舞蹈总是能够与音乐的节奏相协调,展现出美妙的艺术效果。这一句诗表达了舞蹈与音乐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舞蹈对于音乐的依赖性。在古代诗歌中,这种描述通常用于赞美舞蹈艺术的优美和谐。
第二句“善歌多应弦”,意为善于歌唱的人总是能够唱出悦耳动听的歌声。这里的“善歌”指的是擅长歌唱的人,而“应弦”则是指歌声与琴弦的共鸣。整句诗的意思是说,擅长歌唱的人总是能够唱出悦耳动听的歌声,这与琴弦发出的声音相互呼应。这一句诗表达了歌唱与音乐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歌唱对于音乐的影响。在古代诗歌中,这种描述通常用于赞美歌唱艺术的魅力。
第三句“艺精契至理”,意为技艺精湛的人能够领悟到事物的真谛。这里的“艺精”指的是技艺精湛,而“契至理”则是指能够领悟到事物的真谛。整句诗的意思是说,技艺精湛的人能够通过观察事物的本质,发现其中的规律和道理。这一句诗表达了技艺与智慧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技艺对于智慧的提升作用。在古代诗歌中,这种描述通常用于赞扬艺术家的聪明才智。
第四句“轮扁非言传”,意为轮扁的技艺并不是通过言语传授的,而是通过实践和经验的积累。这里的“轮扁”指的是著名的轮匠,而“非言传”则是指技艺不是通过言语传授的。整句诗的意思是说,轮扁的技艺是通过实践和经验的积累而形成的,而不是通过言语传授的。这一句诗表达了技艺传承的独特方式,以及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在古代诗歌中,这种描述通常用于强调技艺的传承需要实践和经验的支持。
第五句“情矫性始凿”,意为情感矫饰的人开始变得刻板,性情变得僵硬。这里的“情矫”指的是情感上的矫饰,而“性始凿”则是指性情变得刻板,不再灵活。整句诗的意思是说,当一个人过于追求外在的表现形式而忽视内在的真实情感时,他的个性就会变得僵硬,失去原有的灵活性。这一句诗表达了情感表达需要真实自然的重要性,以及过度追求形式可能导致的问题。在古代诗歌中,这种描述通常用于提醒人们不要过分追求外在的形式和表现,而要注重内心的真实感受。
第六句“礼烦本日颠”,意为礼仪繁琐,最终会导致人的心神混乱。这里的“礼烦”指的是礼仪繁多复杂,而“本日颠”则是指人的心神因为礼仪过多而变得混乱。整句诗的意思是说,当一个人过于关注礼仪而忽略内心的平和时,他的心神就会变得混乱不安。这一句诗表达了礼仪与内心平和之间的关系,以及过度关注礼仪可能导致的问题。在古代诗歌中,这种描述通常用于提醒人们不要过分追求外在的礼仪规范,而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稳定。
第七句“所以大观人”,意为因此,我们应该以宽广的眼光看待他人。这里的“观人”指的是看待他人,而“所以”则是用来引导整个句子的意思。整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们应该以宽广的眼光看待他人,而不是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里。这一句诗表达了对人性多样性的包容与接纳,以及保持开放心态的重要性。在古代诗歌中,这种描述通常用于倡导宽容与包容的社会风尚。
第八句“游目无为先”,意为用眼睛四处观望而不做任何事是最没有作为的。这里的“游目”指的是用眼睛四处观望,而“无为”则是指不做任何事。整句诗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只是用眼睛四处观望而不去行动或解决问题,那么他的行为就是最没有作为的。这一句诗表达了行动与观察之间的关系,以及积极行动的价值。在古代诗歌中,这种描述通常用于强调行动的重要性和价值。
第九句“岂不笑与颦”,意为难道不嘲笑那些因忧虑而皱眉、因高兴而笑的人吗?这里的“笑与颦”指的是因忧虑或高兴而产生的表情变化,而“岂不”则是用来反问整个句子的意思。整句诗的意思是说,难道不嘲笑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而表现出不同情绪的人吗?这一句诗表达了对他人情绪变化的理解和同情,以及对情绪表达自由度的认可。在古代诗歌中,这种描述通常用于强调对他人情绪的理解和尊重。
第十句“造适意悠然”,意为追求舒适自在的生活态度最为重要。这里的“适意”指的是舒适自在的生活状态,而“悠然”则形容一种轻松悠闲的生活态度。整句诗的意思是说,追求舒适自在的生活态度最为重要,而不必太过拘泥于形式或礼仪。这一句诗表达了对简单生活态度的赞赏,以及对过度追求形式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批判。在古代诗歌中,这种描述通常用于鼓励人们过一种简单、自然、不受束缚的生活。
第十一句“投足得规矩”
这句诗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赤壁赋》。意思是说只要迈出第一步,就可以找到规矩了。这句话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意味着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只要有勇气尝试,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第十二句“率真外蹄筌”, 这句诗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意思是说率真(即真诚)是最重要的,超过了外在的工具和方法。这句话强调了真诚的重要性,认为真诚比任何外在的手段都更重要。
第十三句“庶几达圣境”,这句诗出自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意思是说如果能达到圣人的境界就好了。这句话表达了对圣人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第十四句“并可延天年” 这句诗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寄题崔氏东园二首》。意思是说这样做可以延长寿命。这句话表达了对健康和长寿的祝愿。
赏析:
这首诗整体上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在修养和自然生活的情怀。诗人通过对舞蹈、歌唱、技艺传承、情感表达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追求真实、自然、和谐之美的理想境界。同时,诗中也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对外界形式的超然和对简单生活的赞赏,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