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哑城头乌,朝日带寒辉。
衔虫哺其子,直下草野飞。
天寒老雌独,日暮望雏归。
啄粟至已晚,长恐摧羽衣。
下有倚闾母,叹息声未希。
游子在天涯,四牡恒騑騑。
【译文】
城头乌鸦哑哑叫,清晨带着寒光。衔虫喂子哺母心,飞向野外草间寻。天寒独雌乌哀鸣,黄昏盼雏归巢边。啄食至晚怕惊雏,常恐摧损羽衣边。
下有倚闾母亲望,叹息声声唤不回。游子天涯无依靠,四牡騑騑不停蹄。
【注释】
- 慈乌:指乌鸦。
- 衔虫:嘴里衔着食物。
- 直下草野飞:径直飞到田野里去。
- 天寒老雌:天气寒冷的老母鸟。
- 倚闾:古代里门两旁筑土为墙,墙上开小门,叫做闾。这里指家。
- 四牡:驾车的马。
【赏析】
《慈乌吟》是一首描写乌鸦的古诗,诗人通过描绘乌鸦的日常行为和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生命、家庭和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首句“哑哑城头乌,朝日带寒辉。”描绘了城头的乌鸦在朝阳中飞翔的景象,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乌鸦的生活习性。接着,“衔虫哺其子,直下草野飞。”又描绘了乌鸦衔虫喂养幼鸟的行为,展现了乌鸦的爱心和母性。
第三句“天寒老雌独,日暮望雏归。”则揭示了乌鸦在严寒中的孤独与期盼。最后一句“啄粟至已晚,长恐摧羽衣。”则表现了乌鸦在等待幼鸟归来的过程中的焦虑和担忧。
这首诗通过对乌鸦的观察和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和思考。诗人通过乌鸦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生命的关爱和对家庭的重视。同时,诗人也通过乌鸦的行为,引发了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