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灵有宿约,寤寐应未爽。
高韵摆尘俗,幽思入无象。
分明桃花潭,春水增十丈。
迟回虎穴傍,展转不可上。
平生志多违,万事一怅惘。
出门见明月,悠悠兴深往。

【解析】

  1. “梦西湖”是全诗的题旨所在,诗人通过梦中所见到的西湖景色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山灵有宿约”,山神与诗人约定了一次相会,这是梦境,是虚幻的景象,也是诗人心中的一种期待和愿望。“寤寐应未爽”,从早到晚,诗人一直在思念着,梦中所见之景也一直浮现在他的眼前,他始终没有忘记这次相会。“高韵摆尘俗”,梦中的西湖风景高洁、清雅,远离尘世的繁华,超脱世俗的纷扰。“幽思入无象”,梦中的西湖景象幽远而神秘,进入了一种难以捉摸的境地。“分明桃花潭,春水增十丈。”梦中的西湖景色非常美丽,仿佛是桃花盛开的水潭边,春水涨得非常高。“迟回虎穴傍,展转不可上。”“虎穴”即老虎洞,这里指深山老林。梦中的诗人徘徊在深山老林旁,无法找到出路。“平生志多违”,梦中的诗人一直坚持自己的意愿,但最终发现,自己的人生之路与心愿背道而驰。“万事一怅惘”,所有的事物都显得那么不如意,令人惆怅不已。“出门见明月,悠悠兴深往。”走出房门,看到明亮的月光下,诗人的情感变得更加深远和悠长。这首诗以梦境为载体,表现了诗歌的主题。
  2. “梦西湖”,梦中的西湖景色是作者向往已久的美景,也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体现。“山灵有宿约”,诗人想象自己与西湖之神有一段深厚的缘分,这种情感是真挚而深沉的。“寤寐应未爽”表明了诗人对这次相会的期盼和期待。“高韵摆尘俗”,诗人认为梦中的西湖风景具有高洁、清雅的韵味,能够驱散世俗的尘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幽思入无象”,梦中的西湖景象充满了神秘和玄妙,使人感到心旷神怡。“分明桃花潭,春水增十丈。”梦中的西湖景色如此美丽,仿佛是桃花盛开的水潭边,春水上涨得非常高,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迟回虎穴傍”表达了诗人在深山老林中徘徊的情景。“展转不可上”,说明诗人无法找到出路。“平生志多违”,梦中的诗人一直在坚持自己的愿望和理想,但最终发现,自己的一生都在与自己的心愿背道而驰。“万事一怅惘”,所有的事物都显得那么不如意,令人惆怅不已。“出门见明月,悠悠兴深往。”走出房门,看到明亮的月光下,诗人的情感变得更加深远和悠长。这首诗以梦境为载体,表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3. “山灵有宿约”:山神与诗人约定了一次相会,这是梦境,是虚幻的景象,也是诗人心中的一种期待和愿望。“寤寐应未爽”:从早到晚,诗人一直在思念着,梦中所见之景也一直浮现在他的眼前,他始终没有忘记这次相会。“高韵摆尘俗”:梦中的西湖风景高洁、清雅,远离尘世的繁华,超脱世俗的纷扰。“幽思入无象”:梦中的西湖景象幽远而神秘,进入了一种难以捉摸的境地。“分明桃花潭”:梦中的西湖景色非常美丽,仿佛是桃花盛开的水潭边,春水涨得非常高。“迟回虎穴傍”:梦中的诗人徘徊在深山老林旁,无法找到出路。“展转不可上”:梦中的诗人无法摆脱困境,心情十分沉重。“平生志多违”:梦中的诗人一直在坚持自己的意愿,但最终发现,自己的人生之路与心愿背道而驰。“万事一怅惘”:所有的事物都显得那么不如意,令人惆怅不已。“出门见明月”:走出房门,看到明亮的月光下,诗人的情感变得更加深远和悠长。这首诗通过梦境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梦诗,诗人以梦境为载体,表现了他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