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暄且妍,鸣鸟集嘉木。
客从瀛洲来,对我清湘竹。
衔觞漱今古,一献再三祝。
各言崇令德,不道位与禄。
肝胆何相照,须眉不空绿。
相送出前除,裴回月中独。

【注释】

冬日暄且妍:冬日温暖而且美好。暄,暖和。

鸣鸟集嘉木:鸣鸟栖息在美丽的树上。鸣鸟,鸟鸣。嘉木,美好的树木。

客从瀛洲来,对我清湘竹:客人从瀛洲来到我这里,我手持清湘竹的酒杯,敬酒给客人。客从远方来,主人设宴招待,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间相互往来的常见场景。

衔觞漱今古,一献再三祝:持杯饮酒漱口,向天地古今致礼,一次敬献三杯酒,多次祝福自己。衔觞漱口,是一种古代礼节,表示敬意和祝福。

各言崇令德,不道位与禄:每个人各自谈论崇高的道德品质,不说自己的职位和俸禄。崇,崇高,高尚。令德,美好的道德品质。

肝胆何相照,须眉不空绿:我们肝胆相照,不辜负时代的期望,但鬓发却因年华老去而变白。肝胆,比喻朋友之间真诚相见、互相信任的关系;须眉,指人的眉毛和胡须,这里借指人的青春和时光;绿,指白发。

相送出前除,裴回月中独:我们相送于长安城的前边,徘徊在月光下只有我一个人。前除,指长安城前面的道路。裴回,徘徊不定的样子。月中独,独自在月亮下徘徊。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首句点明时节为冬季,“喧”字既点出天气之暖,又暗示了心情之喜,可谓一举两得。次句写冬日之景与人。“鸟”为候鸟,此时正值南飞避寒之时,“嘉木”则表明此地气候宜人,环境清幽。两句合起来描绘出一个宁静和谐、生机勃勃的图景。

三四两句写诗人与友人相聚。“客”,即诗人的朋友。他刚从遥远的瀛洲(今山东曲阜市)来到长安城,与诗人欢聚一堂,诗人以清湘竹子为友斟酒敬酒。这几句写出了诗人热情好客的性格特征。

五六两句写宾主间的对饮祝酒。“衔觞”是古人的一种礼节,“漱”意为漱口,“今古”泛指天地古今,“一献”即献酒三次,“再三祝”即反复祝福,这里表现诗人殷勤劝酒之意。诗人用“衔觞”“漱”“一献”等词语,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宾主间的欢乐气氛。

七八两句写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谈话。“各言”意为各人谈论,“崇令德”是崇尚美好的德行,“位与禄”是地位与俸禄。诗人在此句中表达了一种人生哲理: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的德行之心,但不必在意个人的地位与收入,只要内心充满希望,就能够无愧于时代的期望。

最后两句写诗人送别友人的场景。“裴回”“相送”都是送别的词组,“前除”指的是京城长安城前面的街道,“独”在这里作动词用,表示“独自”、“独自一人”的意思,表现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孤单之情。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