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幽亭数竹攒,名花何意此相看。
一枝已分巢林足,寸步犹疑缩地难。
香爱露华浓似酒,静怜秋色冷于官。
狂来却怪筒杯浅,直欲全倾翡翠盘。

【注释】

体斋宅赏莲:作者自号“体斋”,故称其宅为“体斋”。体斋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字。体斋宅是其住所,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东门街16号。赏莲:观赏荷花。

独坐幽亭:独自坐在幽静的亭子里。数竹攒:指数着竹子丛生的样子。

名花:名贵的花木。此相看:互相欣赏。

一枝已分巢林足:一枝花已经开满了树林。分巢:指开花结果,比喻事物的成熟。

寸步犹疑缩地难:一步都难以移动,好像大地在缩小一样。

香爱露华浓似酒:荷花的香气像酒一样浓郁。

静怜秋色冷于官:静静欣赏着秋天的景色比官府还冷清。

狂来却怪筒杯浅,直欲全倾翡翠盘:我喝醉了反而奇怪杯子太薄,简直想把所有的荷叶都倾倒进翡翠盘中。

【赏析】

这首词是宋代理学家陆游晚年隐居山阴时所作。上阕写赏荷之景,下阕写赏荷之情。全词以赏荷起兴,由物及人,由实转虚,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最后将感情升华到一个很高的境界。

词的开头两句写自己独自坐在幽静的亭子里,观赏着盛开的荷花。“独坐”、“数竹攒”、“名花”三句都是写景,但又不是平铺直叙。“独坐”是动作,是主体;“数竹攒”是视觉形象,是客体。两者结合起来,便构成一个意境:“独坐”的主体,通过“数竹攒”的客体而显现出来——主体不是孤独的,而是与周围的自然景物紧密地联系着。“名花”则是“独坐”的宾语,是赏荷的目的和结果。“名花”在这里既指荷花,也暗指陆游本人及其高洁的品质、崇高的人格。“此相看”三字点明赏荷的目的,即欣赏荷花的美丽。

“一枝已分巢林足”二句是进一步写荷花的美。“一枝已分”是说荷花已经开满枝头,“巢林足”则表明荷花已结出了果实。这两句中,不仅写出了荷花的盛况,而且把荷花的生长过程和陆游自己的思想情感联系起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香爱露华浓似酒”,这是写荷花的香味。“露华”是露水凝聚成的水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它象征着荷花的高洁品格。这里把荷花的香味喻为“露华”,既是写景,又是抒情。

“静怜秋色冷于官”,“官”指官府。“静怜”是静静欣赏的意思,“冷于官”是说秋色比官府还要冷清寂静。这两句写赏荷时的心境。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国力衰微,社会动荡不安。他看到这一片美丽的荷花,心情不由得平静下来,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那秋色也变得宁静、安详了。这两句中的“冷”字用得十分巧妙,既表现了环境的清冷,又暗示了内心的孤寂,更表现出了作者的高尚情操。

过片三句写赏荷的感受。“狂来”二字表明陆游此时的心情已经非常激动。“却怪筒杯浅”,意思是说,为什么酒喝不痛快?原来酒不够喝啊。“直欲”二字说明陆游此时的心情已经非常兴奋。“翡翠盘”,是用翡翠做的盘子。这句的意思是说,我真想把所有的荷叶都倾倒进翡翠盘中去。这两句中的“狂”、“怪”、“直欲”等词都表现出了陆游的豪放性格。

结尾二句写赏荷后的感慨。“直欲”二句化用李白《襄阳歌》诗意:“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意思是说,我已经陶醉在这美好的景色之中,准备离去了。这两句既表现了陆游的豪迈性格,又表现出他的高洁品质。

这首词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情景交融。这首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上阕写赏荷之景,下阕写赏荷之情。整首词没有一句直接抒情的话,但是处处都流露出作者的感情。例如,开头两句写景,但并没有写景就抒情;中间两句写赏荷之情,也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写荷花的盛况和荷花的芳香间接表现出来;最后两句虽然直接写赏荷之情,但仍然是通过赏荷这一具体事件表达出来的。这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使得这首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第二,虚实结合。这首词既有实写(如“独坐”、“数竹攒”、“名花”等),又有虚写(如“香爱露华浓似酒”、“静怜秋色冷于官”、“狂来却怪筒杯浅”等)。实写与虚写相结合,使得这首词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第三,语言优美。这首词的语言优美流畅,富有音乐美。例如,“香爱露华浓似酒”,其中“香爱”一词既表达了荷花香味的特点,又表现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露华”、“浓似酒”二词则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芳香和色泽;“冷于官”一语既表现了秋色的寒冷,又暗示了社会的冷漠;“直欲全倾翡翠盘”二语则表现出了作者豪放的性格和对美好事物的喜爱。此外,这首词还有一些其他优美的词语,如“数竹攒”、“巢林足”、“香爱”、“露华”、“翡翠盘”等,它们都使得这首词更加优美生动。

这首词在艺术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都表现得相当出色,堪称一首优秀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