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别人情惜,君归更若何。
匡时怜道直,涉世患才多。
路柳催春去,江风拂棹过。
还应逢雨露,且莫怨蹉跎。

【注释】:

①匡时:匡正时代。

②路柳:路边的柳树。

③江风:江上的风。

④雨露:比喻恩惠,也指皇帝对臣子的赏赐(如雨露之润)。

⑤蹉跎:光阴白白流逝。

⑥“应逢”句:意思是说,即使没有遇到雨露,也不必怨恨自己虚度光阴。

赏析:
《送刘紫芝南归》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送别为题材,但不同于一般的惜别诗,而着重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怀。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丽高远。

第一联“远别人情惜,君归更若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人用“人情”一词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友情的重视和珍视,认为友情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二联“匡时怜道直,涉世患才多”,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诗人用“匡时”来形容自己在政治舞台上的角色,强调了自己对于政治理想和社会责任感的追求。同时,“涉世患才多”一句则揭示了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才华往往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但也容易成为人们犯错的根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警惕。

第三联“路柳催春去,江风拂棹过”,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面。诗人用“路柳”来象征家乡,用“江风”来象征故乡,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第四联“还应逢雨露,且莫怨蹉跎”,则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在这里用“雨露”来象征恩惠和机会,用“蹉跎”来表达人生的遗憾和无奈。诗人鼓励刘紫芝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抓住机遇,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和理想。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思想内涵,既有深情厚意,又有哲理启示,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