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桃源路,今从司马庄。
渔郎春已暮,燕子日初长。
万树临流见,双凫拍水翔。
就中诗意足,好去拾流觞。
【注释】
桃源:传说中的理想境界。司马庄:作者在武陵的庄园。
春已暮:春光已逝,指春天结束的时候。
万树:无数树木。
双凫:水鸟成对飞行。
就中:其中。
足:足够。流觞:古代的一种游戏,把酒放在酒杯中让流水带去,让它从上游漂到下游,看谁能接住谁喝到美酒。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初夏赴武陵庄途中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表达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的愿望。
首联“不识桃源路,今从司马庄”意思是说,我原以为桃源就在那遥远的桃花源中,但如今却来到了武陵的庄园,心中充满了惊喜。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也展示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对桃源的描写,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颔联“渔郎春已暮,燕子日初长”则是对诗人在武陵庄园所见景象的描绘。诗人以渔郎、燕子为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自然画面。春末夏初,夕阳西下,天空中的燕子翩翩起舞,为这幅美景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颈联“万树临流见,双凫拍水翔”则是对武陵庄园周围环境的具体描述。诗人以万棵树木和双凫拍水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庄园周围的自然景观。这里的“万树”指的是庄园四周生长着的各种树木,它们密密麻麻,构成了一个绿色的海洋;而“双凫拍水”则描绘了两只水鸟在水面上翩翩起舞的情景,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尾联“就中诗意足,好去拾流觞”则是诗人对自己所处环境的感悟。他感慨于自己置身于如此美好的环境中,感到无比幸福。于是诗人决定放下手中的工作,去欣赏这美丽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里的“诗意足”,既是对美好环境的赞美,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和鼓舞。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珍视。同时,诗中也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意蕴,值得读者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