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真何处觅层城,观起金台接太清。
鸠杖尚留九节在,霞衣犹见五铢轻。
闻月野鹤亦自适,流水桃花空复情。
歌罢怀仙一长啸,昔阳红照万山明。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宝鸡金台观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宝鸡金台观乃张三丰修真处”:宝鸡,即今天的陕西省宝鸡市,金台观是一座道教庙宇,据传是张三丰修炼的地方。
- 注释:宝鸡,地名;金台观,道观名;张三丰,传说中的道教高人。
- 赏析:通过描述宝鸡金台观,表达了诗人对道教圣地的向往和敬仰。
- “寻真何处觅层城,观起金台接太清”:寻找真正的修行之地,在层层叠叠的层城中找寻。金台观的建立连接了太清天。
- 注释:层城,指层层叠叠的城市;太清,道教中的高境界。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道教追求高深境界的向往。
- “鸠杖尚留九节在,霞衣犹见五铢轻”:张三丰使用的鸠杖(一种象征长寿的杖)上还残留着九节的痕迹,而他的霞衣(道教中的仙服)依然保持着轻盈飘逸的样子。
- 注释:鸠杖,象征长寿的木棍;五铢钱,古代货币单位;霞衣,神仙的衣服;九节,象征长久;五铢轻,形容衣服轻盈。
- 赏析:通过描述杖和衣服的细节,诗人表达了对张三丰生活简朴、追求长生不老的敬意。
- “闻月野鹤亦自适,流水桃花空复情”:听到月亮的声音,野鹤也感到自在;流水与桃花,只是徒增人的情思。
- 注释:闻月,听到月声响;野鹤,指野外的鹤;流水桃花,泛指自然景色;空复情,徒增人的情感。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人情世故的超脱。
- “歌罢怀仙一长啸,昔阳红照万山明”:歌声停止后,诗人怀揣仙气长啸一声;昔日阳光下的红色照耀着万山。
- 注释:歌唱结束之后,诗人长啸以表达内心的畅快;昔阳,指过去的日子或过去的太阳,此处指阳光;红,这里指红色;万山明,形容阳光普照下山林明亮。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这首诗以宝鸡金台观为背景,通过对道教圣地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人通过对张三丰的描绘,表达了对长生不老追求和对自然美的赞叹。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