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乡闾至孝闻,溪中白屋有徵君。
雪残檐溜清如雨,日袅炉烟淡似云。
邻犊借来耕瘦垄,仙禽飞下吊荒坟。
寒郊我亦悲风木,此痛何须灼艾分。

【注释】

唁皇甫翰周处士:为皇甫翰写的悼念词。皇甫翰,唐代诗人,字子高,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大历(766—779)中曾任左拾遗、司勋员外郎等职。这首诗是诗人对好友的悼念之作。

十载乡闾至孝闻:皇甫翰在家乡十年间孝顺闻名。乡闾指家乡邻里乡亲,至孝闻指非常孝顺而闻名于乡间。

溪中白屋有徵君:征君,古时称做官的人,此处借指亡友皇甫翰。溪中,指家乡的溪流边,白屋,指简陋的居所。徵君,征召而来任官职的人,此处借指亡友皇甫翰。

雪残檐溜清如雨,日袅炉烟淡似云:残雪未尽,屋檐滴水如同雨点,炊烟袅袅升起,如同白云缭绕。檐溜和炉烟,皆指炊烟。雪残,指未尽的残雪,檐溜,指屋檐下流淌的水珠,清如雨,指水珠流动的样子,像雨点那样密集;日袅,指夕阳的余晖,袅袅,形容炊烟升腾的样子。

邻犊借来耕瘦垄,仙禽飞下吊荒坟:邻家的牛儿借来耕地,犁过荒芜的田地;仙禽飞下吊祭荒坟。犊,指牛。荒坟,指荒芜的坟墓。

寒郊我亦悲风木,此痛何须灼艾分:寒天郊外我也悲伤,因怀念亡友皇甫翰而悲伤。寒郊,指冷清的郊外。风木,语出《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忧伤,惄焉如捣。……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用来形容悲痛之情。此痛,指因思念亡友皇甫翰而产生的悲痛之情。何须,何必。灼艾分,指烧艾草驱赶寒冷。

赏析:此诗为悼念友人皇甫翰而作。诗的前四句写其人其事,后八句则写自己对亡友的怀念及哀痛之情。全诗语言质朴平易而又感情真挚深沉,表现了作者深厚的友谊和对亡友的深切哀悼。

首联“十载乡闾至孝闻”,是说皇甫翰在故乡居住了十年,他的孝行远近闻名。“十”即十年,“至孝闻”即非常孝顺而闻名于乡间。这里既写出了皇甫翰为人厚道淳朴的性格特征,又表现出他在乡闾中的崇高声誉。

颔联“溪中白屋有徵君”,是说他居住在山溪旁边的一间简陋的茅屋里,他是一位很有名望的官员(徵君)。这两句是说皇甫翰住在溪边的一间茅屋里,他是一位很有威望的官员。这两句是说皇甫翰住在溪边的一间茅屋里,他是一位很有威望的官员。

颈联“雪残檐溜清如雨,日袅炉烟淡似云”,进一步描绘了皇甫翰的生活环境及其简朴的生活情趣。“残雪未尽”,说明天气还比较寒冷,屋檐下的水流还没有完全停息。“炊烟袅袅”,形象地写出了炊烟袅袅升起的情景。这两句是说,虽然残雪还未完全融化,屋檐下的水流还没有停止,但炊烟已经袅袅升起,仿佛像雨点一般密集。这两句是说,尽管残雪还没有完全融化,屋檐下的水流还没有停止,但炊烟已经袅袅升起,仿佛像雨点一样密集。

尾联“邻犊借来耕瘦垄,仙禽飞下吊荒坟”,则是说邻居的耕牛借来帮忙耕地,荒坟旁的鸟儿飞下来为他吊丧。“邻犊”,指邻居家的耕牛。“耕瘦垄”,意谓邻居的耕牛帮助皇甫翰耕种了那些荒废的土地。这两句意思是说,邻居的耕牛被借用来帮助皇甫翰耕种了那些荒废的土地。“仙禽”,指神鸟或灵禽之类。这两句是说,邻居的耕牛被借用来帮助皇甫翰耕种了那些荒废的土地,而在皇甫翰的坟前,又有一只神鸟或灵禽飞下来为他吊丧,表达了作者对亡友深深的哀悼之情。这两句是说,邻居的耕牛被借用来帮助皇甫翰耕种了那些荒废的土地,而在皇甫翰的坟前,又有一只神鸟或灵禽飞下来为他吊丧,表达了作者对亡友深深的哀悼之情。

末联“寒郊我亦悲风木,此痛何须灼艾分”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皇甫翰的悼念之情。“寒郊”,意谓冷清的郊外。“风木”,语出《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忧伤,如捣。……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用来形容悲痛之情。这两句是说,寒冷的郊外我也感到悲伤,因怀念亡友皇甫翰而感到悲伤。“此痛”,指因思念亡友皇甫翰而产生的悲痛之情。这两句是说,寒冷的郊外我也感到悲伤,因怀念亡友皇甫翰而感到悲伤。“何须”,何必。“灼艾分”,指烧艾草驱赶寒冷。这两句是说,寒冷的郊外我也感到悲伤,因怀念亡友皇甫翰而感到悲伤,何必要烧艾草驱赶寒冷呢?

全诗语言质朴平易而又感情真挚深沉,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与真切的语言表达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友谊和对亡友的深切哀悼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