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门当雉堞横,老僧犹指是台城。
寒云夜傍缭垣宿,野草春从辇路生。
往事尚留残碣字,流年虚送暮钟声。
可怜张绪当年柳,万缕烟姿画不成。

金陵杂咏 其三

古寺门当雉堞横,老僧犹指是台城。
寒云夜傍缭垣宿,野草春从辇路生。
往事尚留残碣字,流年虚送暮钟声。
可怜张绪当年柳,万缕烟姿画不成。

注释:

  1. 古寺门当雉堞横:古老的寺庙的门正对着城墙上的箭楼。
  2. 老僧犹指是台城:一位老者仍在指向那座曾经的台城。
  3. 寒云夜傍缭垣宿:寒风中,乌云仿佛在围绕城墙上游荡,给人一种夜晚的感觉。
  4. 野草春从辇路生:春天里,野草从皇帝行走的道路旁开始生长。
  5. 往事尚留残碣字:那些关于过去的碑文和文字依然留存。
  6. 流年虚送暮钟声:岁月如同流逝的声音,无声无息地逝去。
  7. 可怜张绪当年柳:令人怜惜的是,当年的柳树还留在那里。
  8. 万缕烟姿画不成:柳树的万千姿态,难以用画笔捕捉完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带有些许哀愁的画面。诗人通过对南京古寺、城墙、野草以及柳树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变化的感慨。

首联“古寺门当雉堞横”,通过描述古寺门前的雉堞(古代城墙上的矮墙),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古老的氛围。同时,诗人提到“老僧犹指是台城”,暗示这座古老的寺庙与台城有着紧密的联系,可能是历史上的重要遗址或见证过某些历史事件的场所。

颔联“寒云夜傍缭垣宿,野草春从辇路生”则转向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寒云和夜风可能预示着冬日的结束和春天的来临,而“缭垣”和“辇路”则提供了具体的环境背景。这里,诗人似乎在表达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迁,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

颈联“往事尚留残碣字,流年虚送暮钟声”承接了前面的描写,进一步展开了对历史的思考。这里的“残碣字”可能是指那些已经模糊不清或者被时间侵蚀的碑文,它们承载着过往的历史记忆和故事。而“流年虚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他感叹岁月无情,无法挽留。

尾联“可怜张绪当年柳,万缕烟姿画不成”则是对整首诗情感的升华和总结。在这里,诗人提到了唐代著名诗人张绪,他在《寄内》中写道:“昔日张公子,今时独泪垂。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飞。”这句诗中的“杨柳依依,如烟似雾”的形象,被诗人用来比喻眼前的景象。虽然诗人试图用画笔去描绘这万千柳条的姿态,但最终发现“万缕烟姿画不成”。这里的“画不成”既是对无法完全捕捉到自然美景的无奈,也是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它不仅是对南京这座城市的赞美,更是对生命和时光的深刻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