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扑香尘紫陌融,杨花无力奈春风。
凭虚到底升还坠,浪迹从前西复东。
漫拟铺毡盈径路,无缘点砚入帘栊。
萍繁榉弱皆乘化,心事枯禅未许同。

【注释】

沾泥絮:沾上泥土的柳絮,比喻飘零无定。

紫陌:紫色的小路。

“杨花”两句:意思是杨柳花在春风中飘落下来,但已无力再飞起。奈:无可奈何,指无法抗拒。

凭虚:凭借空虚、虚无。到底:究竟。升还坠,比喻事物盛衰兴亡,终归一途。浪迹: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从前:以前。西复东,比喻四处飘荡。

铺毡:铺设毡毯。这里指铺地,形容路长。径(jìng景)路:小路。

无缘:指不能得到机缘。点砚:研磨墨汁。入帘栊:指进入书斋内室。

萍繁:浮萍繁多。榉(jiù举)弱:弱小。乘化:随顺自然而变化。

枯禅:指禅宗的枯寂,与“繁华”对立。未许同:不答应和他一起。

【赏析】

这首七律写春雨中的柳絮随风飘荡,以及它所引发的诗人对人生和佛学的种种感慨。全诗构思新颖巧妙,语言清丽明快,风格平实自然,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作品。

首联“雨扑香尘紫陌融,杨花无力奈春风”,是说春风吹着雨,使尘土和道路都湿了,飘散在空中像柳絮一样的杨花也无力回旋飞舞,被春风吹得四散而去。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春雨蒙蒙,柳絮飘洒的图景,表现了诗人的观察之细与感受之深。颔联“凭虚到底升还坠,浪迹从前西复东”,写柳絮随风飘荡,时升时降;又写它在途中不断迁徙,从西向东,始终无定。这两句诗既写柳絮飘荡无定,也寓指人世行踪飘忽不定。颈联“漫拟铺毡盈径路,无缘点砚入帘栊”,写路上行人纷纷用纸铺在地上防雨,诗人却无心去铺,因为自己没有机会进书斋研墨;这两句诗既写柳絮飘荡无定,也寓指人世行踪飘忽不定。尾联“萍繁榉弱皆乘化,心事枯禅未许同”,写水面上的浮萍繁多,树上的榉树柔弱不堪风雨摧残,都只能随顺自然的变化而变化。诗人的心事如同枯萎的禅宗一样,不愿随波逐流。这一句既以浮萍和榉树来比喻人,也以浮萍和榉树来喻指佛学思想。

这首诗写春天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的人生感慨。全诗意境清新淡雅,风格平实自然,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