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目巍峰柱上穹,千岩万壑尽玲珑。
玄猿啸月丹崖侧,紫燕摩天碧汉中。
樵牧往来云树里,牛羊归去雾烟东。
山中人物常歌道,岁岁年年莽苍翁。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山景的诗,全诗四句。
首句“莽苍叟歌山”点题。写一位老翁唱着山歌在山上。
次句“仰目巍峰柱上穹”,描绘了山峰高耸入云、直插霄汉之景象。
第三句“千岩万壑尽玲珑”,进一步描写了群山的景色。
末句“岁岁年年莽苍翁”,点明主题——赞美山中老人。
【注释】:莽苍:形容山势起伏,林木苍翠,一片葱茏景象。
仰目巍峰柱上穹,千岩万壑尽玲珑。
玄猿啸月丹崖侧,紫燕摩天碧汉中。
樵牧往来云树里,牛羊归去雾烟东。
山中人物常歌道,岁岁年年莽苍翁。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山景的诗,全诗四句。
首句“莽苍叟歌山”点题。写一位老翁唱着山歌在山上。
次句“仰目巍峰柱上穹”,描绘了山峰高耸入云、直插霄汉之景象。
第三句“千岩万壑尽玲珑”,进一步描写了群山的景色。
末句“岁岁年年莽苍翁”,点明主题——赞美山中老人。
【注释】:莽苍:形容山势起伏,林木苍翠,一片葱茏景象。
【注释】赐驸马梅殷府门春联:皇帝赐给驸马梅殷的府门春联。 人间尘俗不到处;阙下恩荣第一家。——这是对梅殷地位的肯定,也是皇帝对梅殷的褒奖和宠幸。 赏析一:本诗通过赞美梅殷的显赫地位,表达了对驸马的尊敬和喜爱之情。诗人用“人间尘俗不到处”来形容其地位之高,用“阙下恩荣第一家”来强调其恩宠之盛。同时,通过对梅殷的描写,也表达了诗人对驸马的敬仰之情。 赏析二: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注释: 赐廖永忠门联 —— 这是对廖永忠的赏赐,门联是挂在门上的对联,通常用来表彰和奖励有功之臣,表达皇帝对其的赞誉和赏识。 功超群将 —— 你(廖永忠)的功绩超过了所有的将领。 智迈雄师 —— 你的智慧超越了所有的军队。 赏析: 这首诗是对廖永忠的赏赐,表达了皇帝对他的高度赞扬和感激之情。"功超群将"和"智迈雄师"都是对他英勇善战、智勇双全的认可和赞赏
【注释】 ①山松好:指钟山(今南京市)的松树。②瀛美三岛: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即蓬莱三岛。③涧边幽玄鹤:指涧边的白鹤。④摩空来晨蚤:早晨从高空飞来的白鹤。⑤锦衣队列出山阿:指穿着锦绣衣服的官吏们从山脚一带出来,去赴宴。⑥饮客婆娑归更饱:指宾客们饮酒作乐,尽兴归来,酒足饭饱。⑦山清水清我亦清:意谓钟山的山水清明清澈,也象征着作者自己的心志和节操也是清正廉明的。⑧有秋足我斯民宝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释义: 破虏平蛮,功劳超越古今之人; 出将入相,才能兼具文武之才。 注释: 1. 破虏平蛮:平定叛乱,征服蛮夷。破虏,指平定北方的蒙古、瓦剌等少数民族的叛乱。平蛮,指平定南方的交趾、安南等少数民族的叛乱。 2. 功贯古今人第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的成就跨越了古今,无人能与之相比。 3. 出将入相:出自《史记·张良列传》
赐应奉陈漙归关中 卿家居三川,大河环蜿蜒。 吴山在西土,华岳翠东天。 泾渭水浩瀚,终南固南边。 蓝田关倚碧,秦岭横紫烟。 太白峰高处,炎天雪似绵。 今卿年本迈,归志不留连。 火帝当时节,沿途善保全。 陆行还谨宿,乘舟渡深渊。 智人能识已,独不仗生前。 慎突晨烟进,摇鞭紫陌迁。 虎牢逢故垒,汉楚孰英贤。 铜驼闻挟弹,翁仲立巍然。 伊洛天清水,梁唐今几年。 崤函西入国,潼道扼黄埏。 百二山河壮
普光寺赐璧峰金禅师 沙门号璧峰,五台山愈崇。 固知业已白,此来石壁空。 能不为禅缚,区区几劫功。 处处食常住,善世语庞鸿。 神出诣灵鹫,浩瀚佛家风。 虽已成正觉,未入天台丛。 一朝脱壳去,人言金璧翁。 从斯新佛号,盏水溢蛟龙。 飞锡长空吼,只履挂高松。 年逾七十岁,元关尽悟终。 果然忽立化,飘然凌苍穹。 寄与璧峰翁,是必留禅宗。 注释: 1. 沙门号璧峰,五台山愈崇:僧人被称为璧峰
注释: 国朝,指明朝。谋,谋略。策,策略。士,这里指人。翰苑,翰林院,古代皇家的文学研究机构。文章,指文章。家,这里指有声望、有成就的人或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明朝官员陶安的诗。诗中称陶安为“国朝谋略无双士”,赞其智谋过人;又以“翰苑文章第一家”称赞其文章写得好,是文学造诣最高的人。整首诗表达了对陶安才能和成就的高度肯定
这首诗的译文是: 手起刀落,生死路已开辟;一刀斩断,是非根已断开。 注释如下: “手起刀落”:形容动作迅速有力。 “生死路已开辟”:比喻人生道路已经确定,不再迷茫。 “一刀斩断”:形容手段狠毒,断绝一切可能。 “是非根已断开”:比喻摆脱了所有纷争和纠葛。 赏析: 这首诗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坚定态度和决心。他相信生活的道路已经明确,不再会有迷茫。同时,他也表示出自己坚决的态度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于谦创作的。下面是每句的翻译和赏析: - 沧溟之中有奇甸,人风俗礼奇尚扇。(沧溟:大海。奇甸:奇特的地方。风俗礼:地方上的习俗和礼节。奇尚扇:喜欢扇子。) - 卷舒非矩亦非规,列阵健儿首投献。(卷舒:展开、收起。矩:方的。规:圆的。列阵:军队排列成战斗队形。健儿:勇士们。首投献:勇敢地将头献给敌人。) - 国王无道民为贼,扰害生灵神鬼怨。(国王:统治者。无道:不公正。百姓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来回答,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答案】 译文:我当初在濠州起兵,首先崇仰拥戴太阳之心;如今我在江南平定叛乱后,便成为支撑天下的支柱。 注释: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崇捧日之心:拥戴太阳的心志。鼎:封建社会的国家政权。擎天之柱:撑天的柱子
庐山 匡庐,又称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匡庐高起,郁嶙峋,形容庐山的山势陡峭、雄伟壮观。翠拥连峰,指山上的树木茂密,绿意盎然。倚断云,形容山势险峻,仿佛能与天空相接。天阔秋阴,描绘出秋天时,庐山上的天空宽阔而阴沉的景象。千里合,形容云雾缭绕,仿佛连接着千里之外的地方。风清林籁半空闻,形容秋风轻拂,树林中的声响在半空中飘荡。松岩过雨泉声出,描绘下雨后,松树之间流淌的水声清晰可闻的情景
【注释】 巨罟(gǔ zhòu)叟渔:指捕鱼的老者。 悠悠江静:形容江水宁静如处。 和暄:和煦暖阳。 迥:远。 布帆张:张开船帆,即扬帆。 斗移边:北斗指向西边。斗柄指向东,则天在西。斗柄转向东,即日落西山。故云斗转西边。 风恬喜目:风平浪静时喜欢远望。 岸湿:船靠岸时。 迩草鲜:近岸的草丛新鲜。 薄暮:傍晚。 星月上:天色渐晚,星星月亮开始出现。 流萤:指飞舞于空中的萤火虫。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作者情感的把握。解答时要抓住诗中景物特点,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答。 川原和居野——平原上田野纵横;“那将”意为“还把”;田地长青芜——田地里长满杂草;黄童逐豕逐牛后——黄色的儿童追赶着猪、牛;白叟乘驴继马徂——老年老人赶着驴车跟随马队;烟树半遮村酒旆,云山常见市廛图——村落的炊烟和树影半掩在烟雾之中;野人自是无拘束——野人自有他的自由自在。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诗中描述了一个夜晚,诗人在高唐的旅途中所见所感,以及他对这次旅行的反思和感慨。以下是对每一行诗句的翻译、注释和赏析: 夜至高唐(第1-2句) 烟凝暮色远天低,十里平沙路不迷。 萤入草流低复起,鸟惊车过散还栖。 注释: 1. 烟凝暮色远天低:夕阳余晖中的烟雾凝聚,远处的天空显得格外低垂。 2. 十里平沙路不迷:在平坦的沙路上行走,视线清晰,没有迷失方向。
擒禽兽伏 机人设陷阱欲擒,利镞调弦劲弩头。 禽兽无知跳跃进入,云霾深处被捕捉。 译文:人们设置陷阱想要捕捉禽兽,用锋利的箭头和紧绷的弓。 注释:禽:鸟兽的总称;弩头:指弩的扳机部位;汤仁:商朝末年的一个部落首领,名叫商汤。他灭夏后,曾下令禁止杀人,并提倡以德治国;禹:传说中治水的英雄,姓姒名文命,又名大禹,他领导百姓治理洪水,开凿了河道,使人民免遭水患。 赏析:商汤与禹都是古代的圣明君主
【注释】 黔江:指四川的黔江,今属重庆市。三瑞:指三种吉祥的事物。 民安政善实相宜,和气蒸祥正此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真是适宜的时节。 瑞麦两岐真可羡,嘉瓜并蒂亦何奇:庄稼长出两根麦穗,真是令人羡慕;瓜果结在一起,也是多么奇特。 更看白燕离群出,为显清名与世知:看到燕子离开巢穴飞向远方,是为了显露自己的清名而让人们都知道。 自昔中牟夸异政,由来循吏每如斯:自古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