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凝暮色远天低,十里平沙路不迷。
萤入草流低复起,鸟惊车过散还栖。
秋原露下行看月,晓驿城边卧听鸡。
中使起来催早发,疏星残漏马频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诗中描述了一个夜晚,诗人在高唐的旅途中所见所感,以及他对这次旅行的反思和感慨。以下是对每一行诗句的翻译、注释和赏析:

夜至高唐(第1-2句)
烟凝暮色远天低,十里平沙路不迷。
萤入草流低复起,鸟惊车过散还栖。
注释:

  1. 烟凝暮色远天低:夕阳余晖中的烟雾凝聚,远处的天空显得格外低垂。
  2. 十里平沙路不迷:在平坦的沙路上行走,视线清晰,没有迷失方向。

秋原露下行看月(第3-4句)
秋原露下行看月,晓驿城边卧听鸡。
注释:

  1. 秋原露下行看月:在秋天的原野上行走,观赏着月光洒下的美景。
  2. 晓驿城边卧听鸡:在清晨的驿站旁边休息,倾听报晓的鸡鸣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日夜景图。首句通过”烟凝暮色”和”远天低”营造出一种黄昏时分的宁静氛围。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十里平沙路不迷”和”萤入草流低复起,鸟惊车过散还栖”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和动物的活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