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肩舆者,应知令尹名。
饥羸俱乐业,凶暴少横行。
犴狱无囚系,山村有颂声。
谁言汉卓鲁,前史独为荣。
过晋贤行路皆称张尹有善政
李时勉,明朝人。
诗中描述的是一个名为张尹的人在任期间所展现出的优秀政绩,使得当地百姓无不称赞其治理有方,行路之人也纷纷称颂他为“令尹”。
译文:
过晋贤行路皆称张尹有善政,试问肩舆者,应知令尹名。饥羸俱乐业,凶暴少横行。犴狱无囚系,山村有颂声。谁言汉卓鲁,前史独为荣。
注释:
- 过晋贤行路皆称张尹有善政:路过晋贤的地方,人们都称赞张尹治理有道,政绩卓著。
- 试问肩舆者,应知令尹名:询问行走在路上的人们,他们应该都知道这位名叫张尹的官员。
- 饥羸俱乐业,凶暴少横行:无论是饥饿疲惫的百姓还是其他恶霸,都被张尹的良好治理所感化,乐于从事生产,而那些凶暴之徒则鲜少横行霸道。
- 犴狱无囚系,山村有颂声:监狱清静,无一人被冤屈;山村之中,人们交口称赞张尹的政绩。
- 谁言汉卓鲁,前史独为荣:难道只有汉朝的卓鲁(卓鲁是东汉时期一位以清廉著称的官员)能如此荣耀?然而,张尹的历史功绩定会载入史册,独享荣誉。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张尹在任职期间所做出的一系列善政。首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即人们对张尹的普遍赞誉。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绘了张尹如何通过良好的治理使人们生活安定、秩序井然。尤其是最后两句“谁言汉卓鲁,前史独为荣”,既表达了对张尹历史地位的认可,也反映了这首诗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张尹政绩的肯定以及对古代清官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