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岑峙立势苍然,春听莺啼景物鲜。
叠嶂倚天江月外,三山映带石城边。

【注释】

牛首:指南京,因南朝宋武帝时,曾将金陵(今南京)一带称为牛头山,故称。

岑:山峰。

苍然:苍翠、雄伟貌。

莺啼:鸟鸣。

嶂倚天外:形容山峰耸立,高入天际。

映带:辉映、衬托。

石城:古地名,在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北。

【赏析】

《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天宝十五年(756),当时安史叛军攻陷长安(在今陕西西安),唐玄宗仓皇出逃四川,杜甫也只好携家眷仓卒出奔。这首诗就是他途中经过秦地时所作。诗人目睹国破家亡之景,感慨万千,于是借景抒情写下此诗。

“遥岑峙立势苍然,春听莺啼景物鲜。”意思是远看那些高高的山峦屹立在那里,山体苍劲有力,给人一种雄伟之感;春天的时候我听见黄莺的歌唱,使整个自然景色显得新鲜而美丽。“遥岑”,即远山。岑,小土山。

“叠嶂倚天江月外,三山映带石城边。”这是说连绵起伏的青山依着高高地矗立在天边,江水环绕着月亮之外的地方,三座山映衬着石头城的边沿。“叠嶂”,形容山连绵不绝。

此诗写春天景色之美,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