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昨夜渡牵牛,玉露凉侵院院秋。
一叶芭蕉数声雨,人间何事不堪愁。
【注释】
1.七夕:古代在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初七日夜,妇女们结彩缕为桥,投瓜果于水中,据说饮之可以渡到天河与牛郎织女相会。后因以“七夕”指七夕节。
2.牵牛:指牵牛星。古时传说中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嫁在牵牛星。
3.玉露:指初秋的露水。
4.芭蕉:一种植物,叶大而宽,有斑纹或白色。
5.何事:为什么。
【赏析】
诗是作者在七夕过后写的。七夕,是牛郎织女的佳节。诗人用“昨夜”二字,点明是在七夕之前的一个晚上。银河两岸,牛郎织女鹊桥相会。“银河”即天河,又称银潢河,是黄河的别称,因为黄河流域的河水清澈,故称银河。它横贯天空,将天体分为两边,把整个夜空分成无数个区域。“渡牵牛”,就是渡过银河,去和牛郎、织女相会。“牵牛”就是牵牛星,又名“牛宿”。古人认为织女住在天上,牛郎住在地下的田野间。“昨夜”,指上月的七夕。诗人在七夕之夜,仰望星空,遥想人间,不禁产生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首句“银河昨夜渡牵牛”,诗人首先描绘出一幅壮丽的画图:七夕之夜,银河如一条白色的绸带,横跨天际,仿佛要渡过银河,就要渡过牛郎和织女的鹊桥。这一句既写了时间(昨夜),又写了空间(银河);既是写景,又是抒情。“渡牵牛”三字,点出了诗人的观察对象,并交代了观察的时间,使全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也显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第二句“玉露凉侵院宇秋”,从七夕之后,诗人感到天气渐凉,庭院里一片清冷。这是诗人在七夕之夜所感受到的气候特点,也是他看到的景象。“院宇”指的是庭院,这里代指自己的住处。“玉露”,指初秋时节早晨的露水。《楚辞·招魂》说:“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这里的玉露就是草木的露水,晶莹剔透,散发着清香。“凉侵院宇”,说明此时正是秋天的早晨,露水清凉,沁人心脾。这句诗既描写了景色,又渲染了气氛,为下面的抒情作了铺垫。
第三句“一叶芭蕉数声雨”,诗人听到窗外传来一阵淅沥的雨声,抬头一看,只见院子里一棵芭蕉叶上有几滴露水。这一句既描写了景物,又表现了诗人的心情。芭蕉是一种热带植物,性喜高温多湿,不耐寒冻。在江南地区,夏秋季节经常下雨,所以诗人听到雨声,自然会想到芭蕉叶上的几滴露水。“数声雨”三字,既写出了雨声的节奏,又表现出雨声给人的清新之感。
末句“人间何事不堪愁”,诗人由眼前的雨声联想到人世间的种种不幸,觉得生活中充满了忧愁。这一联想,使诗人的情感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使这首诗的主题更加深刻了。
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把七夕之夜的情景写得生动感人。同时,这首诗又具有深刻的寓意,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