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中原战血腥,宋家南渡若为情。
忠臣有志清沙漠,庸主无心复汴京。
北塞春风啼蜀魄,西湖夜月照瑶筝。
百年兴废空陈迹,回首吴山落照明。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考生需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词语和句子作答。
(1)万里中原战血腥,宋家南渡若为情。(译文:中原大地战火硝烟弥漫,宋家南渡的江山又为何?)“万里”是虚数,形容中原地区距离遥远;“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血腥”指战争的惨烈。“宋家南渡”,宋室南迁,史称南宋。“若为情”,如果是为了什么而如此?(2)忠臣有志清沙漠,庸主无心复汴京。(译文:忠诚的大臣立志清除沙漠里的敌军,昏庸的君主无心收复汴京。(3)北塞春风啼蜀魄,西湖夜月照瑶筝。(译文:北方的边塞春风中传来了哭泣的声音,西子的湖上月光下映照着瑶琴的影子。)(4)百年兴废空陈迹,回首吴山落照明。(译文:一百年来的兴盛衰败都成了遗迹,回首望去,只见吴山在月光下更显清冷。(5)赏析: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年流寓杭州时。前四句写当时中原一带战乱不已,国势日非,宋室南渡。后四句抒发诗人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并流露出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全诗以议论起,议论结,结构严谨,语言简练,意境雄浑,情感深沉。
【答案】
吴山怀古
万里中原战血腥,宋家南渡若为情。
(1)忠臣有志清沙漠,庸主无心复汴京。(译文:忠诚的大臣立志清除沙漠里的敌军,昏庸的君主无心收复汴京。)(2)
北塞春风啼蜀魄,西湖夜月照瑶筝。(译文:北方的边塞春风中传来了哭泣的声音,西子的湖上月光下映照着瑶琴的影子。)(3)
百年兴废空陈迹,回首吴山落照明。(译文:一百年来的兴盛衰败都成了遗迹,回首望去,只见吴山在月光下更显清冷。)(4)
赏析:这首诗写于作者晚期流寓杭州时。前四句直抒胸臆,写当时中原一带战乱不已,国势日非,宋室南渡。后四句抒发诗人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并流露出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全诗以议论起,议论结,结构严谨,语言简练,意境雄浑,情感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