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落尽日初长,陌上雨晴桑叶黄。
拜罢三姑祭蚕室,渐笼温火暖蚕房。
诗句解析与注释:
- 春蚕 - 春天的蚕,指桑蚕。春蚕在古代被视为勤劳的象征,其生命周期从卵到成虫,需经历多个阶段,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吐丝结茧的过程。蚕的吐丝行为,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延续。
- 桃花落尽日初长 - 描述了桃花凋谢后,随着春光逐渐明媚,白昼开始变长。这里的“桃花落尽”,可能寓意着旧时光的结束,或者是对春天到来的期盼。
- 陌上雨晴桑叶黄 - “陌上”指的是乡间的小路,“桑叶黄”指的是桑树下的叶子由绿变黄,暗示着春季的到来和农作物的生长。
- 拜罢三姑祭蚕室 - 这里提到的“三姑”,可能是民间传说中的三位女性神祇,她们负责保佑农业生产,特别是养蚕这一环节。拜祭三姑,是对农业神的尊敬以及对蚕农生活的祈求。
- 渐笼温火暖蚕房 - 描述的是蚕农们利用温暖的火焰来为蚕宝宝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这里的“笼温火”形象地描绘了养蚕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译文:
春意盎然,桃花凋零之后,白昼愈发明亮,正是播种的好时节。乡间路上,经过雨后的晴空,桑叶呈现出金黄色,预示着新一年的丰收。
敬拜三女神,感谢她们守护我们的农业生活。我们慢慢加热蚕丝的蚕房,确保它们在最舒适的环境下生长。
赏析:
这首诗生动描绘了春日里农民对蚕丝生产的重视,以及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通过桃花的凋零、天气的变化、以及蚕农的日常活动,展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农耕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