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今朝侍紫宸,今年揽辔涅边尘。
鸡声不报天门曙,马力惟矜塞草春。
报国未陈安塞策,思亲徒慕舞衣人。
遥瞻佳气浮丹阙,便有条风拂海滨。

【注释】

侍:侍奉。紫宸:皇帝所居之处,代称帝王。揽辔:握车柄。涅边:指边境。安塞策:安定边疆的方略。舞衣人:舞衣,古代宫中乐人的服饰。佳气:吉祥的云气。条风:和暖的春风。海滨:指海边地区。

【赏析】

元日(公元852年),作者任左拾遗时所作。诗写诗人在新的一年里,怀着报国立功的雄心壮志,遥瞻着天门晓色,心潮起伏,满怀希望。

“去岁今朝侍紫宸”,去年这个时候,我曾在皇宫中侍奉皇帝。紫宸,为唐帝后妃等朝见皇帝之所,此借以表示自己曾受重用。

“今年揽辔涅边尘”,今年我手握车柄出使边疆。这里“揽辔”与“去岁”相呼应,说明诗人仍在朝廷做官,而“揽辔”则表明诗人已身临疆场。

“鸡声不报天门曙”,鸡叫了,东方已经亮了,但天门却依然沉睡未醒,这暗示了战争还没有结束。

“马力惟矜塞草春”,春天来了,塞上的马儿还只是显得有些疲惫不堪,这是因为它们还未能脱下征衣,准备回到家乡。这里的“马力”是指战马,“惟矜”是只能勉强支撑的意思。塞草指的是塞外的草地,春天到来,但战马们还只是显得有些疲惫不堪,因为他们还未能够脱下征战的军装,准备回到家中去。

“报国未陈安塞策”,报效国家的计划尚未制定出来。“安塞策”指的是安定边疆的策略,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于未来的展望和期待。

“思亲徒慕舞衣人”,“思亲”是思念亲人,“舞衣人”则是舞女的意思。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遥瞻佳气浮丹阙”,遥望着吉祥的云气飘浮于皇宫之上;“便有条风拂海滨”便有温暖的春风拂过海边。

“条风”,即顺风,这里借指和暖的春风吹过海上。

【赏析】

《元日》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名篇之一。此诗作于开元十六年(728)元旦(农历正月初一)。

首联“去岁今朝侍紫宸,今年揽辔涅边尘。”开篇即点明时间——新年伊始,诗人又回到了京城长安;地点也明确——皇宫内。“去岁今朝”与“今年揽辔”对仗,写出了自己在宫内外的身份和经历,从侍奉皇帝到出使边疆,身份的转变,体现了诗人的豪迈之情。

颔联“鸡声不报天门曙,马力惟矜塞草春。”颈联“报国未陈安塞策,思亲徒慕舞衣人。”尾联“遥瞻佳气浮丹阙,便有条风拂海滨。”“佳气”“条风”都是吉兆。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从侍奉皇帝到边关出征,再到归家途中的种种情景。首联回忆了诗人在宫廷内的所见所闻;二联表现了诗人在边疆的经历和感受;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