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今太叔,史学昔公羊。
四十人间世,千秋地下郎。
空庭馀败草,老树耿斜阳。
俯仰成陈迹,经过只自伤。
【注释】
礼仪:这里指礼乐制度。今太叔:指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夫晏婴,他以贤能著称,曾主持制定礼乐制度。史学:这里指《左传》。史官所记。《左传》,简称左氏或《左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公羊:指《公羊传》是战国时鲁国思想家、教育家子夏所著。公羊传》是解释《春秋》的专论。四十人间世:人生短暂。四十岁为“不惑”之年,古人认为四十岁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千秋地下郎:古代对死后仍被怀念的人称“地下郎”。这里指孔子。空庭馀败草:庭院里长满了杂草。老树耿斜阳:树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摇曳。
【赏析】
本诗写于安史之乱平定后,诗人晚年流寓江西期间。诗人借吊古伤今,抒发了壮志未酬、老大无成的悲愤心情。
首联:“礼仪 今太叔,史学昔公羊。”开篇点明主旨,表明作者自比春秋时期的晏婴和左丘明。晏婴,字仲孙,谥号为“平”,齐国上大夫。齐灵公荒淫暴虐,不理政事,朝政大权落到宦官高厚手中。晏婴三次进谏,劝齐景公要勤政爱民,不要沉湎酒色,但齐景公不听。晏婴只好出京去陈国做宰相去了。晏婴一生为国为民,忠心耿耿,终于使齐国强盛起来。左丘明,姓左,名丘明,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左传》、《国语》等就是他的杰作。晏婴、左丘明都是历史上的贤人,他们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因而作者自比他们,表明自己要像他们那样忠诚正直、勤勉有为。
颔联:“四十人间世,千秋地下郎。”这是全诗的精华所在,也是作者感情最集中的所在。四十岁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时期。四十年间,人的一生已过半,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到了四十岁以后,就进入人生的暮年了。“千秋地下郎”,是指孔子。孔子是古代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学说影响了中国乃至全世界。他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但始终得不到诸侯国的重用。孔子七十三岁才辞官归乡,从此专心著述,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孔子去世后,弟子们把他的言论记载下来,这就是儒家经典《论语》。孔子死后一百多年,即东汉初年,有人根据《论语》作了《孔子家语》一书。又过了一百多年,有人根据《论语》作了《孔子三朝》一书。这两部书都记载孔子的言行,后来合为《论语》。《论语》成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一个人一生之中,四十岁时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到老了的时候,就像孔子一样,虽然已经去世了,但人们还在怀念他。这两句诗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表现了他对自己一生的评价。
尾联:“空庭馀败草,老树耿斜阳。”这两句诗写眼前的景物,与开头的两联形成鲜明的对比。空庭、败草、老树、斜阳,这些词语都给人以苍凉的感觉。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眼前的景物比喻成自己的处境。“败草”比喻自己在政治上不得志,“老树”比喻自己在社会上受到冷落。“耿”是鲜明的意思。诗人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现实不满的情绪,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结构严谨,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