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高士归千载,异地登临此共君。
台倚青山含夕日,窝深秋草暗晴云。
群峰秀色亭边入,百道泉声树里闻。
金粟岩前多旧侣,定知先有北山文。

苏门山

苏门高士归千载,异地登临此共君。

台倚青山含夕日,窝深秋草暗晴云。

群峰秀色亭边入,百道泉声树里闻。

金粟岩前多旧侣,定知先有北山文。

【注释】

苏门:指宋代诗人苏轼的故居。苏轼曾隐居于黄州之东坡(今湖北黄冈)一带。苏轼晚年退居黄州期间,曾筑屋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人因称黄州为东坡。

归千载:归来已经一千年了。

异地:不同的地方。

此:这里。

台:台阁、楼阁,指山中建筑。

倚:依傍。

翠微:青山。

秀色:美好的景色。

亭边:亭子旁边。

百道:百条、无数条。

金粟岩:山名。在湖北鄂城县西南25公里,相传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多宝塔碑》处。

旧侣:老朋友、老同学等。

赏析:

这首七绝以写景为主,抒发作者对故居东坡的怀念之情。首联即从故居写起,说故居东坡已有千年历史了,而自己又远离故土,来到此地。颔联写山中景色,用“含”字表现夕阳余辉映照山间的情景,用“暗”字表现出秋天的云彩遮蔽山巅的景象。颈联写山中的亭子和树木,用“秀色亭边入”、“百道泉声树里闻”形容山中亭子周围景色秀丽,树木深处传来泉水的声音。尾联写老朋友,说老朋友们一定都在金粟岩前聚会,一定会想起我这位老朋友。全诗以写景为主,但景中有情,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故居东坡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