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会情何极,明朝遽别筵。
霜清枫叶路,秋老菊花天。
百越家邻海,三垂地近边。
相思应有赋,月定几回圆。
以下是对《同吕二人话别》逐句的释义、译文注释以及作品赏析。
诗句原文
此会情何极,明朝遽别筵。
霜清枫叶路,秋老菊花天。
百越家邻海,三垂地近边。
相思应有赋,月定几回圆。
译文注释
- “此会情何极”:“极”在这里表示极限,意味着这次相聚的时间非常短暂。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可能再次变得困难的恐惧和无奈。
- “明朝遽别筵”:“遽”是突然的意思,表明离别来得突然且迅速。这里的“筵”指的是宴会,暗示着即将到来的分别将是一场盛大的宴席。
- “霜清枫叶路”:描述了清晨霜清时分枫叶覆盖的道路,营造了一种清冷、萧瑟的氛围。枫叶通常在秋天变红,而霜的出现使得这种颜色变得更加鲜明和寒冷。
- “秋老菊花天”:秋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而“老”则强调了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这里通过菊花的凋零暗示着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无情。
- “百越家邻海”:“百越”是古代对中国南方地区的称呼,邻海则表明这些地区与大海相邻。这句话描绘了一个与海洋接壤、风景秀丽的地区。
- “三垂地近边”:“垂”在这里指代国家或地区,靠近边陲。这里的“三垂”可能是指中国的三个边境地区之一,如东北地区、西北地区或西南地区。
- “相思应有赋,月定几回圆”:表达了诗人对别离后的思念之情,认为相思之情应当被赋诗表达,而月亮的圆满与否也象征着团圆的愿望。这里的“月”既是自然元素,也是象征团圆的象征。
作品赏析
朱恬焯的《同吕二人话别》是一首情感丰富的古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别离的感受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能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和思考深度。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时光的回忆,更是对未来重逢的期盼,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重情重义的传统美德。
朱恬焯的《同吕二人话别》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一首关于人生、离别与重逢的哲理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情的抒发,传达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友情的崇高敬意。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