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邸多清暇,闲居爱日长。
疏帘晴霭散,小殿午风凉。
叠石诗中画,分泉静里忙。
伊人有高致,宁惜共徜徉。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从题材、构思、手法、抒情方式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判断。答题时注意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不要只简单地回答“表达了什么”“运用了什么手法”以及“有何效果”。同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和凝练,不能答得过长。
本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闲居赠张侍御》中的第二首。第一句“藩邸多清暇”,意思是说在王府之中有很多闲暇时间;第二句“闲居爱日长”,意思是说在闲居生活中喜欢日头很长的时间;第三句“疏帘晴霭散”,意思是说那稀疏的帘幕在晴空中消散了阴霾;第四句“小殿午风凉”,意思是说小殿中中午时分的风儿凉爽宜人。第五六句“叠石诗中画,分泉静里忙”,意思是说叠起的石头就像诗中描绘的一样美丽,分出的泉水在安静的环境中显得忙碌;第七句“伊人有高致,宁惜共徜徉”,意思是说那个人很有高雅的情趣,我怎会吝惜与他一起悠闲地漫步呢?最后一句点题“闲居漫兴”。全诗通过对闲适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
【答案】
(1)藩邸多清暇,闲居爱日长。
藩邸,指代王维的官邸。清暇,指闲暇无事。闲居爱日长,指闲居家室的时候,喜欢长长的日光。
(2)疏帘晴霭散,小殿午风凉。
疏帘,稀疏的帘幕。晴霭,指天空中的云气。小殿,指庭院。午风凉,指中午时分的微风凉爽宜人。
(3)叠石诗中画,分泉静里忙。
叠石,指堆叠假山。诗中画,指诗文中所描画。分泉,指分出清澈的泉水来。静里忙,意即安静中显出热闹的样子。
(4)伊人有高致,宁惜共徜徉。
伊人,指闲居的那个人。高致,指高雅的情趣。宁,怎么。惜,吝惜。共,与。徜徉,悠闲自在地步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以闲逸的生活为题材,通过写王维自己闲居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开头两句:“藩邸多清暇,闲居乐日长。”这是诗人对闲居生活的热爱之情的表现。藩邸,这里是指王维的官邸。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官至尚书右丞、监察御史、太子中允等职。他在任期间曾得到唐玄宗皇帝的赏识和提拔,被委派为朝廷官员处理政务。但王维并不热衷官场,而是更喜欢远离权力中心的闲适生活。“藩邸”一词在这里既指代王维的官邸,又隐含了他不愿涉足官场之意。“清暇”,指闲暇无事。诗人以清闲无事为背景,表达出他对于这种生活的喜爱之情。
接下来三句:“疏帘晴霭散,小殿午风凉。”这两句是对闲居生活的进一步具体描述。诗人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画面:透过稀疏的帘幕,阳光洒落下来,使得室内充满了温暖的气息;庭院中的小殿中传来阵阵清凉的风声,让人感到格外的舒心。这里的“晴霭”一词指的是晴朗的天空中的云气;“疏帘”指的是稀疏的帘幕,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了一种朦胧的美丽景象;“小殿”,指庭院中的小殿,这里可以想象出小殿的布局精巧、环境幽雅等特点;“午风凉”,指中午时分的微风给人一种凉爽宜人的感觉。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生动描绘,将闲居生活的宁静美好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三句:“叠石诗中画,分泉静里忙。”这两句则是诗人对闲居生活的一种艺术化表现。诗人把自然景观融入诗中,创造出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其中“叠石”一词指的是堆叠假山;“分泉”则是指将清澈的泉水分出一部分来使用;“静里忙”则是指在安静的环境中显示出忙碌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具体描绘,将闲居生活中的一种艺术化表现呈现出来。
最后一句:“伊人有高致,宁惜共徜徉。”这最后一句则是对闲居生活中的一个人物形象的赞美。伊人,指的是那位闲居的人。高致,指高雅的情趣,也指高尚的品质。诗人对这个人表示了极高的敬意,认为他有着高尚的情趣和品质,因此愿意与他一起悠闲地漫步于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整首诗通过对闲适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诗人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美好的世界中。同时,诗人还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展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