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石还非竹,琅琅奏玉琴。
幽人听最熟,赖尔濯尘心。

【注释】

松声:指风吹松树发出的声响。非石还非竹,琅琅奏玉琴:意谓松木不似石头那样坚硬,竹子也不同于琴瑟之弦那样纤细,但它们发出的声音却能像玉琴一样清越悦耳。赖尔濯尘心:意谓松风可以洗涤尘心俗气。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写松声,次句以“非石”、“非竹”来写松的特质;三句以“听最熟”、“濯尘心”来形容松声对人的影响。全诗构思新颖独特,用笔自然朴素,而寓意深远。

此诗是诗人隐居期间所作。他常在幽静的环境中吟诗作文,因此诗中多有山林之景和隐逸之意。这首诗写的是松声,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作者对隐士的向往之情。

前两联先从声音的角度写松声,松声非石、竹所能比,但松声又何尝不是如玉琴一般悦耳动听?“非石还非竹,琅琅奏玉琴。”这两句诗,将松与石、竹进行对比,突出了松的特点。其中“琅琅奏玉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松木的质地。松木虽然不像石那般坚不可摧,也没有如琴瑟那般柔美细腻,但它那清脆悦耳的声音却有着独特的韵味,就像一位高超的乐师,弹奏着玉制的琴瑟。

后两句则从听觉的角度来描绘松声给人的感受。这里的“幽人听最熟”,可以理解为“幽居之人最熟悉这松音”,也可以理解为“幽居之人最能欣赏这松音”。无论是哪种理解,都表明了松声对于幽居之人来说是多么熟悉和亲切。而“赖尔濯尘心”,则是说松声能够洗除尘世的喧嚣和浮躁,让人心灵得到净化。这里的“赖尔”可以理解为“幸亏有了你”,也可以理解为“依靠你”,而“濯尘心”则是指通过听松声来涤荡心灵的杂念和尘埃。

整首诗通过对松声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借松声这一意象,隐喻出自己追求自由、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