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携我上烟霄,佳景无兼春色交。
地壮洪蒙留禹迹,天开鳌极奠殷郊。
峰头雨过龙归洞,树杪风回鹤避巢。
连日泛观神未倦,瘦萝重倚尽峣坳。
这首诗描绘了登析城山所见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第一句“故人携我上烟霄”,意为“我的好友带着我来到了高高的云端”。这里运用了夸张手法,将友情和美景联系在一起,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情感。
第二句“佳景无兼春色交”,意为“美丽的景色没有与春天的颜色相提并论”。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春天景色的喜爱。
第三句“地壮洪蒙留禹迹,天开鳌极奠殷郊”,意为“大地雄伟壮阔留下了大禹的足迹,天空辽阔无边,奠定了殷商的都城”。这里运用了典故,大禹治水的故事和殷商的历史都被融入了诗句中,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
第四句“峰头雨过龙归洞,树杪风回鹤避巢”,意为“山巅雨后,龙回到山洞;树枝顶端,风吹动着鸟儿躲避巢窝”。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生机勃勃的特点。
第五句“连日泛观神未倦”,意为“连续几天游览,精神仍然不感到疲倦”。“泛观”指的是广泛地欣赏风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愿意不断探索、欣赏的态度。
第六句“瘦萝重倚尽峣坳”,意为“细长的藤蔓再次靠在峻峭的山坡上”。这句诗通过描绘藤蔓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依恋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析城山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观。同时,通过对大禹治水、殷商历史和文化的引用,使得整首诗歌更具历史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