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水壶山已隔生,何期使节重行行。
直从当宁分忧顾,终与斯民致太平。
茅屋惠来今雨候,德仪端拜古风清。
明公事业须钟鼎,沮溺都忘世上情。

【注释】

和冯检斋方伯赐诗:和,应和。冯检斋,即冯梦祯,字宗立,浙江乌程人。明万历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他为人清介,好学不倦,与李流芳、王思任等结社吟唱。

澜水:指钱塘江,在今浙江杭州。壶山:指孤山,在今杭州西湖中。

生:指现在。何期使节重行行;使节,皇帝的使者。重行行,再次到来。此句意谓,想不到您又来到这里。使节,皇帝派来的使者。

当宁:指严嵩。当时严嵩任首辅大臣。分忧顾:为朝廷操心忧虑。

斯民:指百姓。致太平:实现天下太平。

惠来:作者友人王思任的别号。今雨候:指王思任的诗集《今雨集》。茅屋,指王思任的草堂。惠来茅屋今雨集:《今雨集》是王思任的诗集。茅屋,即其故居。惠来,王思任的号。茅屋今雨集:王思任的诗集名。《今雨集》,王思任自号。茅屋,即其故居。惠来:王思任的号。

德仪:指冯梦祯,字宗立,浙江乌程人。德仪端拜古风清;德仪:指冯梦祯。德:品德。仪:风度。端:端庄。拜:指拜谒。古风清:指冯梦祯的风度。端拜:指恭恭敬敬地拜谒。古风,指冯梦祯的作风、品格。清:指高洁的品质。

明公:对别人的尊称,此指冯梦祯。事业须钟鼎:指事业要成就于国家大事上。钟鼎:古代烹煮食物或祭祀时用来盛食物的铜器,也泛指权力和富贵。

沮溺:相传尧舜时代的隐士。《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彼执舆者为谁?’曰:‘吾夫子也。’曰:‘彼何人哉?’‘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彼其之子,衣敝缊袍,与影偕行;其母,衣逢掖之衣,与影偕行。”后因以“沮溺”喻隐居的人。都忘:全都忘记。

赏析:

这是作者与朋友冯梦祯的酬答之作,写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秋,当时冯梦祯由江西巡抚调任南京兵部尚书,途经钱塘,作者作此诗相赠。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澜水壶山已隔生,何期使节重行行”,是说自从家乡的山水阻隔以来,没想到您又亲自来访,真是意外之喜。诗人用“隔生”形容两人久别重逢的情景。接着两句:“直从当宁分忧顾,终与斯民致太平”,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殷切期望,希望友人能够替国家分忧,造福百姓,实现国家的太平。

中间四句:“茅屋惠来今雨候,德仪端拜古风清”,“明公事业须钟鼎,沮溺都忘世上情”,是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之词,希望友人在南京任职期间能有所作为,为国家做出贡献。其中“茅屋”、“惠来”都是指王思任的住所;“德仪端拜”则是赞美友人的风度、品德高尚,“古风清”则是指友人的高洁品质。

最后一句:“都忘世上情”,意思是希望友人能够忘却世间的功名利禄,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家的事业中。

整首诗语言平易流畅,情感真挚热烈,充满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期待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