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平芜一鹤林,月明华表断遗音。
惊风摵摵鸣黄叶,疏雨哓哓咽墓禽。
宿莽已封三尺土,蓼莪长抱百年心。
瘦筇踏遍苍山路,来款柴扉话绿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资山偶成之作,描写了一个清幽的山间寺院。全诗写景抒情,语言平易自然,意境深远。

首联“古寺平芜一鹤林,月明华表断遗音”是第一层。“古寺平芜”一句点出地点,交代了时间(月夜),写出了环境。“鹤林”,即松林,这里指寺院。“华表”,是古代宫庙前的一种建筑,形似柱头,上刻龙凤等图案,象征皇帝威灵,并作为辟邪用,此指月光下的寺院。“平芜”,“平芜”,草长得高而密的样子。“断”字写出月亮明亮,照见寺院中无人的情景,也表现出作者对僧人的同情。“遗音”,指鸟鸣声,从“断遗音”可知,此时是寂静的夜晚,只有偶尔的虫鸣和鸟叫,显得静谧。

颔联“惊风摵摵鸣黄叶,疏雨哓哓咽墓禽”是第二层。这两句写风、雨、鸟鸣,表现环境的凄清。“惊风”句以动写静,写出山风吹动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这是白天听到的声音,而到了夜晚,就只剩下虫鸣和鸟叫声;再加上雨声,声音嘈杂,更增加了环境的凄清。“疏雨”,指小雨、轻雨,这里既表明时令是初春或晚秋时节,又表现了雨的稀落;“哓哓”形容声音低微,细碎而连续不断,这里既表现了雨声,又有鸟叫,使环境更加凄凉。

颈联“宿莽已封三尺土,蓼莪长抱百年心”是第三层。“宿莽”指长满野草的地面。“宿莽已封三尺土”是说长满野草的土地已经长出三尺高了。“百年心”,指坟墓中的树木,这里比喻人。这句诗意思是:坟上的荒草已经长到三尺高了。“长抱百年心”是说这些草木像抱着自己的百岁老母一样。这里的景物虽然凄凉,但却使人感到一种亲切、温馨之感。

尾联“瘦筇踏遍苍山路,来款柴扉话绿阴”是第四层。“瘦筇”,指瘦长的竹杖。“苍山”,指青山连绵起伏的山峦。“柴扉”,指柴门。“款”,通“叩”。这两句是说自己拄着瘦长的竹子,走过青山绿水,来到一座茅屋前敲门,要与主人谈话。这两句写自己游览山水后与主人交谈的情景,表现了一种闲适的心情。

【注释】

①五松:地名。②均庐:山名。③资山:山名。④乘暇:有空。⑤偶成:偶然写成。 ⑥鹤林:松林。 ⑦华表:古代宫殿、祠庙门前竖立的一种雕刻着龙凤等图案的木柱或石柱,用以标志位置及表示警戒。 ⑧惊风:突然刮起的大风。⑩摵摵(huo):象声词,形容风吹树声。 11黄叶:秋天树叶变黄。 12寥雨:淅沥的雨声。13宿莽:长满野草的地面。 14蓼莪:两种香草,泛指草木。15百年心:指坟墓中的树木,这里比喻人。 16款(qin):通“叩”,敲。 17苍山路:青翠的山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