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入梵安寺,霏谈浩莫涯。
松阴归倦鹤,池草入鸣蛙。
客厌空山雨,僧烹近午茶。
萧然淹世味,何事更乘槎。
翻译为中文:
译文:
再次进入梵安寺,我深感世事如梦幻般浩茫无际。我漫步于松林之下,疲倦的鹤儿归巢,池塘边的草间传出蛙鸣。空山之中,我厌倦了连绵不断的雨声和僧人煮茶的喧闹。在世间,一切都显得那么萧然、淡然,我不禁思考,究竟为何还要乘风破浪地远航呢?
注释:
- “两入梵安寺”:表示我已经两次访问过梵安寺。
- “霏谈浩莫涯”:形容景色或事物浩大无边,没有边际。
- “松阴归倦鹤”:指诗人在松树的阴凉下休息,疲倦的鹤也归巢休息。
- “池草入鸣蛙”:指青蛙在池塘边叫唤。
- “客厌空山雨”:诗人厌倦了空山中的绵绵细雨。
- “僧烹近午茶”:指僧人正在煮茶,时间是中午。
- “萧然淹世味”:形容诗人对世间的繁华和名利已经看淡,只剩下清冷的味道。
- “何事更乘槎”:诗人询问自己为什么要去远方冒险,乘风破浪。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再次进入梵安寺的感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松树、鹤、池塘、青蛙等),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超脱物欲的追求。最后一句“何事更乘槎”引发了读者对诗人内心的深思,也许正是这种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超脱的向往,驱使着诗人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哲思,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