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点齐州一瞬看,夕阳天外独凭栏。
凌霄紫气三湘近,永夜涛声万壑寒。
亘古明禋还祀典,异时封禅走祠官。
邺侯万卷藏何处,深洞云封号懒残。

注释:

登祝融(一作《登祝融峰》):

九点齐州一瞬看,夕阳天外独凭栏。

凌霄紫气三湘近,永夜涛声万壑寒。

亘古明禋还祀典,异时封禅走祠官。

邺侯万卷藏何处,深洞云封号懒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登临祝融峰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充满了豪放之气,既有壮丽的景象,又有深刻的思考。

首联“九点齐州一瞬看,夕阳天外独凭栏”描绘了诗人登上祝融峰后所看到的壮丽景色。诗人站在祝融峰上,放眼望去,只见群山如聚,仿佛只有一点在天际。此时,夕阳已渐渐西下,天边的余晖映照出一片美丽的晚霞。诗人独自倚靠在栏杆上,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这里的“九点”可能是诗人用来形容太阳落山的情景,而“齐州一瞬”则表示诗人瞬间就看到了如此壮美的景色。

颔联“凌霄紫气三湘近,永夜涛声万壑寒”则是诗人对周围环境的进一步描绘。诗人抬头望去,发现天空中有一股紫色的气流飘荡而来,这是传说中的紫气,象征着吉祥和福气。同时,远处的三湘地区也近在咫尺,让人心生向往。夜晚时分,万壑之中回荡着涛声阵阵,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这里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又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亘古明禋还祀典,异时封禅走祠官”则转向对历史上一些重要事件的思考。诗人回忆起古代帝王们为了祈求神灵保佑而进行的祭祀活动,这些活动一直延续到现在,成为了一种传统。诗人感慨地说,如果未来有一天,这些祭祀活动能够继续下去,那么将会更加繁荣昌盛。同时,诗人也提到了异时的封禅之礼,这是一种古代帝王为了祈求神灵保佑而进行的祭拜仪式。诗人认为,这种仪式虽然已经消失了,但它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仍然值得人们去传承和发扬。

尾联“邺侯万卷藏何处,深洞云封号懒残”则是诗人对邺侯读书处的回忆与感慨。诗人想象着邺侯当年读书的地方现在可能已经荒废了,但那些书卷依然保存完好。然而,由于时间的推移和个人的原因,它们可能已经不再完整了。诗人对此感到惋惜和遗憾。这里的“万卷”指的是邺侯曾经阅读过的书籍数量之多,而“深洞”则表示这些书籍被珍藏在一个隐秘的深洞之中。诗人感叹道,这些珍贵的书籍已经被遗忘,只剩下一些残破的部分。

这首诗通过对登临祝融峰的经历和所见所闻进行描写和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对历史传统的思考以及对文化遗产的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和思考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