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白雪木扶疏,花落花开鸟趁墟。
千古夜台埋舍利,一场春梦到浮屠。
谈经不见龙来后,卓锡应知鹤避初。
路上若逢仙客去,翩翩只履自归与。

南泉寺

青山白雪木扶疏,花落花开鸟趁墟。千古夜台埋舍利,一场春梦到浮屠。谈经不见龙来后,卓锡应知鹤避初。路上若逢仙客去,翩翩只履自归与。

译文:
南泉寺
青翠的山峦覆盖着皑皑白雪,树木繁茂挺拔。花儿凋谢又盛开,鸟儿在树枝间穿梭觅食。千古以来,这里安葬着舍利子,每年春季到来,人们会来到这里进行朝拜。
在寺庙里,僧人讲经诵经,却见不到龙王的身影;只有鹤鸟知道何时该飞往何处,避开了人们的打扰。如果在路上遇到仙人离去,他们总是轻盈地只踏一只鞋就自行离去。
赏析:
南泉寺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古刹,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这首诗描绘了南泉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氛围,展现了寺庙的美丽与宁静。

首句“青山白雪木扶疏”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色,青山绿水、白雪皑皑,树木茂盛,生机勃勃。这为整首诗定下了宁静祥和的氛围。

第二句“花落花开鸟趁墟”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花儿盛开、凋谢,鸟儿在枝头欢唱,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这里的“墟”指的是村庄、集市,象征着人们的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存。

第三句“千古夜台埋舍利”则表达了人们对寺庙历史的敬仰和怀念。舍利子是佛教徒认为佛陀遗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被认为具有神圣的力量。这里提到千年之后,人们在寺庙中寻找舍利子,体现了人们对佛法和佛陀的虔诚信仰。

第四句“一场春梦到浮屠”则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对寺庙的赞美。将寺庙比作一场春梦,意味着这座寺庙如同梦境一般美好,让人流连忘返。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寺庙的深深眷恋之情。

第五句“谈经不见龙来后”则是对寺庙僧侣修行生活的描绘。僧人在这里诵经讲法,但并不期望有龙王出现,暗示了他们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与清净。同时,“卓锡应知鹤避初”这句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即在寺庙中修行,应该像鹤鸟一样避开世俗纷扰,保持内心的宁静。

最后一句“路上若逢仙客去,翩翩只履自归与”则描绘了在旅途中偶遇仙人的情景。仙人轻盈地只踏一只鞋离去,象征着他们的超凡脱俗和自在逍遥。而作者则表示自己虽然无法追随仙人的脚步,但仍愿意像仙人一样保持一颗纯净的心,自由飞翔。

这首诗以优美的诗句描绘了南泉寺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氛围,通过对寺庙历史、文化和修行生活的描绘,展现出了一座古老寺庙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