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猗淇园竹,阅岁常青青。
持以奉翁寿,愿翁逾百龄。
【注释】
猗猗:竹叶下垂的样子。淇园:指淇水之园,在今河南卫辉县。逾百龄:超过一百岁。
【赏析】
这是一首祝福寿词,作者通过咏叹淇园竹的青翠,希望张齐贤能活到一百岁。
译文:
淇河边上生长着茂密的竹,经过一年又一年仍然青青葱茏。
拿着这些竹子来祝愿老人健康长寿,希望你能够活到一百岁的高寿。
猗猗淇园竹,阅岁常青青。
持以奉翁寿,愿翁逾百龄。
【注释】
猗猗:竹叶下垂的样子。淇园:指淇水之园,在今河南卫辉县。逾百龄:超过一百岁。
【赏析】
这是一首祝福寿词,作者通过咏叹淇园竹的青翠,希望张齐贤能活到一百岁。
译文:
淇河边上生长着茂密的竹,经过一年又一年仍然青青葱茏。
拿着这些竹子来祝愿老人健康长寿,希望你能够活到一百岁的高寿。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手法和语言的综合把握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比较。选择题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即所谓的“硬伤”,在答一些技巧性的试题时要注意这种题目中的语言现象。本题要求考生对全诗逐句翻译并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这属于综合题,考生要通观全文,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如“别驾”、“先生”、“百年耆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仲淹所作的《登泰山记》。 诗句释义: 1. 岧峣泰岳拄苍穹,万壑千岩一径通。 - “岧峣”意为高峻、挺拔。这里形容泰山的高耸入云。 - “泰岳”即泰山,古代对五岳的尊称。 - “穹”意为天空,此处形容泰山如同支撑天地的柱石。 - “万壑千岩”指的是泰山上众多的山谷和岩石。 - “一径通”意味着有一条小路直通山顶。 2. 象纬平临青帝观,云光长绕碧霞宫。 -
走笔送金贤良 飘零已觉二毛侵,且向西风问苦吟。 蜃雨蛮烟十年梦,龙韬豹略一生心。 星垂钟阜知天近,水入秦淮似海深。 不是秋帆连夜发,典衣呼酒共登临。 注释: 1. 飘零已觉二毛侵:“飘零”指漂泊无定,“二毛”代指人到老年,这里表达了诗人年老体衰,漂泊不定的境况。 2. 且向西风问苦吟:“苦吟”指辛苦地吟诵或作诗,反映了诗人在艰难环境下仍坚持文学创作的态度。 3. 蜃雨蛮烟十年梦
【注释】 1. 见赠韵:即答诗。郑博士,指郑虔,字少府,成都人。开元时为秘书监,因事贬谪岳州司马,后官至太子詹事,世称郑公、郑博甫。垂白发,指头发白了。 2. 涧草岩花:涧中的水草和山中的花草。 3. 冰茧:用蚕茧作的线织成的细布,这里代指丝织品。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诗人在接到郑虔的见赠之后,回赠一首诗,以表达自己的谢意。 首联“秋霜染得鬓成丝,只为烟霞劳梦思”,点明题旨
注释: 才名老去惬休官,圣泽高深只自欢。侍宴每容亲绣衮,从游偏许近和銮。久知琛贽来殊俗,渐喜寰区洽治安。惟有张骞犹未返,玉关秋早节毛寒。 译文: 才名老去惬休官,圣泽高深只自欢。侍宴每容亲绣衮,从游偏许近和銮。久知琛贽来殊俗,渐喜寰区洽治安。惟有张謇犹未返,玉关秋早节毛寒。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表达了对王内翰的敬仰之情。首句“才名老去惬休官”表达了诗人对才名已老但仍安心退休的感慨
【诗句注释】 - 皓仙八十起商山:指杨廉夫在八十岁时,从京城回到商州。 - 喜动天颜咫尺间:形容杨廉夫的归来让皇帝非常高兴,仿佛就在自己的身边。 - 一代辽金归宋史:指杨廉夫的家族从辽朝和金国回归了宋朝的历史。 - 百年礼乐上春官:指杨廉夫家族的子孙在宋朝担任过重要的官职。 - 归心只忆鲈鱼鲙:指杨廉夫对故乡苏州的思念之情。 - 野性岂随鸳鹭班:表示杨廉夫不随波逐流,保持自己的本色。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所作的《题张子璿画林泉幽趣图》。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诗句释义: 1. 翩翩公子实仙才,笔下云泉泼翠开。 - “翩翩公子”形容张子璿风度翩翩、才华横溢,如同一位仙才。 - “笔下云泉泼翠开”描绘了一幅画面:张子璿用笔如飞,笔下仿佛有云雾缭绕的泉水涌出,色彩斑斓且生动。 2. 若是人间逢此景,定应呼作小蓬莱。 - 这里表示如果人间能有如此美景
【注释】 牧溪:指宋代画家牧溪,字不详。长:长大。五燕图:指牧溪画的《秋日湖上五燕图》。 【赏析】 牧溪是宋代著名的山水画家,擅长绘画水景,其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首诗赞美了牧溪所绘的秋日湖上五燕图。 首句“谁描乳燕落晴空”,以设问的形式开篇,表达了对牧溪绘画技艺精湛的赞赏之情。这里的“乳燕”指的是刚从巢中飞出的幼小燕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燕子飞翔的情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居生活的宁静画面,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楼台倒影浸虚泓:楼台上的倒影映在清澈的水面,与周围的景色交相辉映。 嘉树擎寒不尽青:茂盛的树木在寒冷中依然保持着生机勃勃的绿色。 何日过桥分半景:何时才能像画中的桥梁一样,将美景分成一半欣赏呢? 傍云同筑草玄亭:与云相伴,一同建造一个简朴而古朴的草玄亭。 译文: 楼台上的倒影映在清澈的水面,与周围的景色交相辉映
【注释】使星:指使者。闽堧:地名,今属福建。驿舍:旅店。春浓:春天浓郁。官柳:官府种植的柳树。翠缕:青翠的柳条。拂雕鞍:用青翠的柳条擦拭马鞍上饰以雕文的装饰物。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写使星(信使)一到闽地,便受到热烈欢迎;次句说驿中春酒正浓,饮之易尽;第三句说官柳似知离情,故将绿意拂向马鞍上的雕饰;末句说离别在即,故借官柳之意,以赠远行之人。全诗用语平实无华,而意境却十分高妙
乌石山 在江西省九江市南郊,为庐山之一支。 展席:张开的竹席。全依:完全依靠。 张灯:点亮的灯笼。半在松:一半挂在松树上。 登临:登上山岭。携数子:带着几个孩子。 待月坐三峰:等待月亮升起时坐在山峰上。坐:停留、驻足。三峰:指庐山的三大高峰。 似释空中雾,遥闻谷里踪(zōng):似乎解除了天空中的迷雾,远远听到山谷里的踪迹。 病馀幽意惬,兹夕故从容:由于身体不适,心境宁静惬意;今晚所以从容不迫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猗猗淇园竹,本根蔚且蕃。”句意:那淇水边上的竹林啊,根基牢固茂盛又繁衍。“持以奉翁寿,显荣多子孙。”句意:拿它来孝敬老人祝寿,让家族显耀荣耀多子孙。译文:那淇水边上的竹林啊,根基牢固茂盛又繁衍。拿着它来孝敬老人祝寿,让家族显耀荣耀多子孙。注释:猗:长;蔚:茂盛的样子;蕃:繁茂;持:拿;奉:敬奉;翁:对老年男子的尊称;显荣:使显耀
答胡将军 将军去征蛮,军气如鹰扬。 宝剑白玉璏,铁马青丝缰。 旌甲带亮月,笳箫激清商。 韩彭当后拒,褒鄂作前行。 注释: 答胡将军:回复胡将军的诗。 将军去征蛮:将军出征蛮族。去:前往。 军气如鹰扬:军队的气势如同雄鹰展翅高飞。 宝剑、玉璏:指宝剑和玉石制成的装饰品。剑是武器,玉则象征贵重。 铁马、青丝缰:形容战马和缰绳坚固耐用。铁制马具和丝质缰绳。 旌甲带亮月:旌旗甲胄映衬着明亮的月光。旌
河西务是北京的旧地名,在今天津市西河沿。地官指地方官。缄书,书信。扁舟,小船。 【注释】: “沙黄日赤天欲暮”:太阳将落时,黄河两岸的沙漠呈现出黄色,天空中红色的云彩也渐渐布满了天际,天色将晚,天气开始转冷。 “长河簸涛风力怒”:黄河的水波汹涌澎湃,大风激起的水浪犹如被激怒了一般。 “远树全分蓟北门”:远处的树木清晰地映入眼帘,那是位于河北省北部的蓟县城门。 “行人正滞河西务”
【注释】: 猗猗(yī yī)淇园竹,写之纨扇中。——淇园竹子,美不胜收,写在纨扇上。 持以奉翁寿,期翁如武公。——拿着这个给公公祝寿,希望公公像武公一样长寿。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描写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寄寓了对公公的祝愿。 “猗猗淇园竹”一句,起笔点出所咏之物是淇园之竹。淇园竹,即指淇园的竹子,它生长在淇水旁,所以称为淇园竹。淇园竹林之美,自古为人们所称道。这里
【注释】 戊戌:指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即公元816年。王孙:贵族子孙。作:诗。 【译文】 仙茅笔秃砚成冰,守岁无聊睡又醒。 柏叶酒香瓶已空,小窗留下隔年灯。 赏析: 这是一首除夕夜的诗,抒发了诗人在除夕之夜守岁时的无聊之情,表现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用“仙茆”、“笔秃”等意象,形容自己已经变得苍老,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而“守岁无聊睡又醒”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