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出门时,营魂不相依。
乱行忘户庭,欲东却从西。
升堂拜严父,鹤发七十馀。
欲语不成语,涕下如绠縻。
老妻哭中闺,半世叹分违。
孰意垂白后,亦复不同栖。
妾病入骨髓,一命仅若丝。
不知君还日,能有相见期。
争如床下舄,反得随君之。
不忍出门别,难禁君去时。
言已咽就榻,见者皆歔欷。
流云虽无情,惨澹亦如悲。
瘦女候庭前,含泪整衿裾:“东风尚苦寒,凛凛中人肌。
愿耶善自爱,以慰儿女思”。
三孙拜马前,头角何累累。
大者始十龄,小者犹孩提。
伯仲似解事,饮泣貌惨凄。
季也最可怜,顿足放声啼:“我欲同翁去,明日同翁归”。
石人纵无肠,对此能自持?
二儿相逐行,直至双溪涯。
泪眼似井水,源源流弗襜。
舟师催棹发,丁宁且迟迟:“我父去终去,幸得缓斯须”。
出门辞为苏鹏赋
忆昔出门时,营魂不相依。
乱行忘户庭,欲东却从西。
升堂拜严父,鹤发七十馀。
欲语不成语,涕下如绠縻。
老妻哭中闺,半世叹分违。
孰意垂白后,亦复不同栖。
妾病入骨髓,一命仅若丝。
不知君还日,能有相见期。
争如床下舄,反得随君之。
不忍出门别,难禁君去时。
言已咽就榻,见者皆歔欷。
流云虽无情,惨澹亦如悲。
瘦女候庭前,含泪整衿裾:“东风尚苦寒,凛凛中人肌。
愿耶善自爱,以慰儿女思”。
三孙拜马前,头角何累累。
大者始十龄,小者犹孩提。
伯仲似解事,饮泣貌惨凄。
季也最可怜,顿足放声啼:“我欲同翁去,明日同翁归”。
石人纵无肠,对此能自持?
二儿相逐行,直至双溪涯。
泪眼似井水,源源流弗襜。
舟师催棹发,丁宁且迟迟:“我父去终去,幸得缓斯须”。
注释:
出门辞为苏鹏赋:苏鹏是诗人的好友,在诗人即将离开家乡的时候为他赋诗一首。
忆昔出门时:回忆起自己离家出门的情景。
营魂不相依: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无法与之分离。
乱行忘户庭:在混乱中行走,忘记了家门前的景象。
欲东却从西:想要向东走,但是又被西方的风景所吸引。
升堂拜严父:登上堂屋,向父亲行礼致敬。
鹤发七十馀:父亲的白发已经有七十多根了。
欲语不成语:想要说话,但是语言表达不出来。
涕下如绠縻:泪水流下来如同绳索一样,难以停止。
老妻哭中闺:妻子在家中哭泣,声音传到我的耳中。
半世叹分违:感叹自己和妻子的生活已经过去了大半辈子,彼此之间已经分开了。
孰意垂白后:没想到自己已经到了白发苍苍的年龄。
亦复不同栖:虽然已经分开,但是在内心深处仍然希望能够在一起。
妾病入骨髓,一命仅若丝:自己的疾病已经深入到骨髓之中,生命如同丝线一样脆弱。
不知君还日,能有相见期:不知道你是否能够再次回来和我一起生活。
争如床下舄:还不如在床上的鞋子,因为只有在家里才能陪伴着我。
反得随君之:反而能够跟随你一起去别的地方。
不忍出门别:不忍心再看到你的离去。
难禁君去时:难以忍受你的离去。
言已咽就榻:话已经说完,只能躺在床上听你离去。
见者皆歔欷:见到的人都在叹息流泪。
流云虽无情,惨澹亦如悲:流云虽然无情,但是它带来的悲伤也是真实的。
瘦女候庭前,含泪整衿裾:“东风尚苦寒,凛凛中人肌。
愿耶善自爱,以慰儿女思” 这句是说,瘦弱的女儿在庭院里等候着你的到来,眼中含着泪水整理着自己的衣襟。“愿耶善自爱”,希望你们能够珍惜自己的生活,不要让自己太过伤心。“以慰儿女思”,以此来安慰你们的孩子和亲人。
三孙拜马前,头角何累累:三个孙子在马前面跪拜,他们的头顶和额头都长满了头发。这里的“头角”指的是他们的身体和头部,而“累累”则形容他们的头发非常多。这表达了诗人对孩子们的关心和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有出息。
大者始十龄,小者犹孩提:其中最大的孩子已经十岁了,最小的孩子还只是个孩子。这里的“孩提”是指小孩子,而“十龄”则表示他们已经长大成人了。这表达了诗人对孩子们的成长过程的关注,希望他们能够早日成长。
伯仲似解事,饮泣貌惨凄:两个兄弟看起来都很懂事,但脸上却流露出悲伤的情绪。这里的“饮泣”是指哭泣的样子,而“貌惨凄”则用来形容他们的脸上的表情非常痛苦。这表达了诗人对兄弟们的关心和担忧,希望他们能够坚强面对困难,不要过于沉湎于悲伤之中。
季也最可怜,顿足放声啼:“我欲同翁去,明日同翁归”。这里说的是季弟最可怜,他大声痛哭并跺脚,表示他也很想和父亲一起去。这句话反映了季弟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他渴望和父亲一起生活,另一方面他又担心这样的生活会给他带来更大的困扰。这种情感的表达非常真实而感人。
石人纵无肠,对此能自持?:石头人如果没有感情的话,还能够保持镇定吗?这里的“石人”指的是没有情感的人,而“无肠”则意味着他失去了所有的感情。这表达了诗人对石头人的同情和不理解,同时也引发了对他是否能够自我控制的思考。
二儿相逐行,直至双溪涯:两个儿子互相追逐玩耍,直到走到了双溪边的地方。这里的“相逐行”描述了他们之间的互动,而“双溪涯”则表明他们走到了一个比较远的地方。这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冒险的追求。
泪眼似井水,源源流弗襜:眼泪如同井水一样不断涌流,无法停止。这里的“源源”表示持续不断地流淌,而“弗襜”则用来形容眼泪不停地流淌的样子。这表达了诗人对儿子们的情感深厚以及他内心的悲痛和无奈。
丁宁且迟迟:“我父去终去,幸得缓斯须”。这里说的是船夫催促着让船出发,但父亲最终还是不得不离开。这里的“丁宁”是叮嘱的意思,而“且迟迟”则表示船夫催促着让船出发但又犹豫不决的样子。这表达了诗人对父亲的不舍和对未来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