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难招御史魂,蛮烟瘴雨但空坟。
纵然有石题新篆,谁守扬雄死后文。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全诗以“哀王御史”为题,写诗人在荒僻之地看到一具无头的石碑,上面刻有扬雄的诗句,而扬雄生前是御史大夫,死后还被追封为太中大夫,故称他为“王御史”。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扬雄生前身后遭受的不公待遇的愤慨。此诗前两句用典,第三句直接抒情,后两句点题,结构严谨。
【答案】
哀王御史
剪纸难招御史魂,蛮烟瘴雨但空坟。
纵然有石题新篆,谁守扬雄死后文。
剪纸难招御史魂,蛮烟瘴雨但空坟。
纵然有石题新篆,谁守扬雄死后文。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全诗以“哀王御史”为题,写诗人在荒僻之地看到一具无头的石碑,上面刻有扬雄的诗句,而扬雄生前是御史大夫,死后还被追封为太中大夫,故称他为“王御史”。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扬雄生前身后遭受的不公待遇的愤慨。此诗前两句用典,第三句直接抒情,后两句点题,结构严谨。
【答案】
哀王御史
剪纸难招御史魂,蛮烟瘴雨但空坟。
纵然有石题新篆,谁守扬雄死后文。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手法和语言的综合把握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比较。选择题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即所谓的“硬伤”,在答一些技巧性的试题时要注意这种题目中的语言现象。本题要求考生对全诗逐句翻译并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这属于综合题,考生要通观全文,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如“别驾”、“先生”、“百年耆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仲淹所作的《登泰山记》。 诗句释义: 1. 岧峣泰岳拄苍穹,万壑千岩一径通。 - “岧峣”意为高峻、挺拔。这里形容泰山的高耸入云。 - “泰岳”即泰山,古代对五岳的尊称。 - “穹”意为天空,此处形容泰山如同支撑天地的柱石。 - “万壑千岩”指的是泰山上众多的山谷和岩石。 - “一径通”意味着有一条小路直通山顶。 2. 象纬平临青帝观,云光长绕碧霞宫。 -
走笔送金贤良 飘零已觉二毛侵,且向西风问苦吟。 蜃雨蛮烟十年梦,龙韬豹略一生心。 星垂钟阜知天近,水入秦淮似海深。 不是秋帆连夜发,典衣呼酒共登临。 注释: 1. 飘零已觉二毛侵:“飘零”指漂泊无定,“二毛”代指人到老年,这里表达了诗人年老体衰,漂泊不定的境况。 2. 且向西风问苦吟:“苦吟”指辛苦地吟诵或作诗,反映了诗人在艰难环境下仍坚持文学创作的态度。 3. 蜃雨蛮烟十年梦
【注释】 1. 见赠韵:即答诗。郑博士,指郑虔,字少府,成都人。开元时为秘书监,因事贬谪岳州司马,后官至太子詹事,世称郑公、郑博甫。垂白发,指头发白了。 2. 涧草岩花:涧中的水草和山中的花草。 3. 冰茧:用蚕茧作的线织成的细布,这里代指丝织品。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诗人在接到郑虔的见赠之后,回赠一首诗,以表达自己的谢意。 首联“秋霜染得鬓成丝,只为烟霞劳梦思”,点明题旨
注释: 才名老去惬休官,圣泽高深只自欢。侍宴每容亲绣衮,从游偏许近和銮。久知琛贽来殊俗,渐喜寰区洽治安。惟有张骞犹未返,玉关秋早节毛寒。 译文: 才名老去惬休官,圣泽高深只自欢。侍宴每容亲绣衮,从游偏许近和銮。久知琛贽来殊俗,渐喜寰区洽治安。惟有张謇犹未返,玉关秋早节毛寒。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表达了对王内翰的敬仰之情。首句“才名老去惬休官”表达了诗人对才名已老但仍安心退休的感慨
【诗句注释】 - 皓仙八十起商山:指杨廉夫在八十岁时,从京城回到商州。 - 喜动天颜咫尺间:形容杨廉夫的归来让皇帝非常高兴,仿佛就在自己的身边。 - 一代辽金归宋史:指杨廉夫的家族从辽朝和金国回归了宋朝的历史。 - 百年礼乐上春官:指杨廉夫家族的子孙在宋朝担任过重要的官职。 - 归心只忆鲈鱼鲙:指杨廉夫对故乡苏州的思念之情。 - 野性岂随鸳鹭班:表示杨廉夫不随波逐流,保持自己的本色。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所作的《题张子璿画林泉幽趣图》。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诗句释义: 1. 翩翩公子实仙才,笔下云泉泼翠开。 - “翩翩公子”形容张子璿风度翩翩、才华横溢,如同一位仙才。 - “笔下云泉泼翠开”描绘了一幅画面:张子璿用笔如飞,笔下仿佛有云雾缭绕的泉水涌出,色彩斑斓且生动。 2. 若是人间逢此景,定应呼作小蓬莱。 - 这里表示如果人间能有如此美景
【注释】 牧溪:指宋代画家牧溪,字不详。长:长大。五燕图:指牧溪画的《秋日湖上五燕图》。 【赏析】 牧溪是宋代著名的山水画家,擅长绘画水景,其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首诗赞美了牧溪所绘的秋日湖上五燕图。 首句“谁描乳燕落晴空”,以设问的形式开篇,表达了对牧溪绘画技艺精湛的赞赏之情。这里的“乳燕”指的是刚从巢中飞出的幼小燕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燕子飞翔的情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居生活的宁静画面,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楼台倒影浸虚泓:楼台上的倒影映在清澈的水面,与周围的景色交相辉映。 嘉树擎寒不尽青:茂盛的树木在寒冷中依然保持着生机勃勃的绿色。 何日过桥分半景:何时才能像画中的桥梁一样,将美景分成一半欣赏呢? 傍云同筑草玄亭:与云相伴,一同建造一个简朴而古朴的草玄亭。 译文: 楼台上的倒影映在清澈的水面,与周围的景色交相辉映
【注释】使星:指使者。闽堧:地名,今属福建。驿舍:旅店。春浓:春天浓郁。官柳:官府种植的柳树。翠缕:青翠的柳条。拂雕鞍:用青翠的柳条擦拭马鞍上饰以雕文的装饰物。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写使星(信使)一到闽地,便受到热烈欢迎;次句说驿中春酒正浓,饮之易尽;第三句说官柳似知离情,故将绿意拂向马鞍上的雕饰;末句说离别在即,故借官柳之意,以赠远行之人。全诗用语平实无华,而意境却十分高妙
注释: 谒皇陵:拜谒皇陵,即拜谒皇帝的陵墓。 昌平:地名,位于今北京西北郊,是古代皇家园林和墓地所在。 驻马重徘徊:停下马车来回徘徊,表示对皇陵的敬仰之情。 车书万里通夷夏:指国家统一,文化相通,使四方各族能相互了解。 剪草莱:剪除杂草,比喻铲除腐败势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皇陵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先皇的怀念之心。诗中“车书万里通夷夏”一句,描绘了国家的繁荣昌盛,文化的传播
【注释】玉节:古代官吏用玉装饰的节杖。使骖:出使途中的随从车。不才:才能不高。深渐:指官阶卑微。阳关:古乐曲名,后用以表示送别。叠三:重复三次。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一位地方小吏对即将远行的上级官员的惜别之情。全诗四句,前两句写自己没有才干却要被派出任远差,深感不安;后两句是表达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伤感,担心再次听到那令人断肠的《阳关三叠》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作答此类试题,考生要理解诗文的内容,然后根据选项的要求作答即可。 【答案】 译文:濮川的八景之一——福善翠冷,太古烟霞错绣楹,拍天苍翠缬虚明。擘开千佛无文印,不似空题雁塔名。注释:“福善翠冷”是“福善”与“翠冷”的合称,即“福善亭”。《舆地志》云“福善亭在州西二十里”,《一统志》云“福善寺,在郡西南二十里”,今废。“福善”为地名,“翠冷”为亭名
注释:百卉千葩,指各种花卉。让此花,把这种花放在所有花卉之上。枝,这里指牡丹的一枝。浓艳,指色彩艳丽。受风斜,被风吹得倾斜。洛中,洛阳城中。尧夫,唐人,字不疑,以诗名世,与白居易、元稹友善,有《乐府古题》二十首,其中七绝五篇,皆咏妇人情事。老,指年老。风光,这里指洛阳的风光。属,属于。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写给好友冀文华的一首诗,赞美了牡丹的美丽和高贵。
【注释】: 郫县(bī):地名,在今四川郫县。 见说郫筒酒正醲(líng):听说郫县的筒酒味道醇美浓厚。见说,听说。郫筒,郫县出产的酒。 循吏传:指关于治理地方的官吏传记。循吏,治理地方而政绩卓著的官吏。 莫缘山色忆芙蓉:不要因为看到山色而想起了那如莲花般的美女。缘,因;芙蓉,荷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写友人之去,第二、三、四句写送行之意。全诗以“郫筒酒”为题
宜兴强如心避地而归扁其居曰复初斋来徵余诗 其二 躲避战乱归来,景物都变了,白烟凉草让人思念不已。摩挲问讯庭院中的老树,已不见当年那位须发皆白的诗人了。 注释: 1. 宜兴强如心:指唐末诗人、词人钱镠,字具美,吴越王钱鏐长子。 2. 避地而归:躲避战乱返回家乡。 3. 景物迁:指景物都已改变了。 4. 白烟凉草:指晚风清凉,草木茂盛。 5. 摩挲:用手轻轻抚摸或摆弄。 6. 苍髯:形容人的胡须浓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