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暮雨下沧浪,短鬓黄花并有霜。
一问故人多宿草,再来歌地是衰杨。
平原旧客今谁在,伏胜遗经半未亡。
还取青尊尽畴昔,月明重与向山塘。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 “吴市重逢陆大立顷有赠”:
- 关键词:“吴市”、“重逢”、“陆大立”和“顷有赠”。
- 解释:这四句话可能描述了诗人在吴市与某位名叫陆大立的人再次相遇的情景。陆大立可能是这位朋友或熟人的称呼,而“顷有赠”则表明这是一次赠送物品的事件,可能是礼物或者是某种形式的交流。
- “西风暮雨下沧浪,短鬓黄花并有霜。”:
- 关键词:“西风”、“暮雨”、“沧浪”、“短鬓”、“黄花”和“霜”。
- 解释: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西风吹动着落叶(暮雨),诗人站在沧浪(一种水名或地名,可能是指江边或者湖边)上,看到了自己已经变白的头发(短鬓),还有那盛开但已经带着寒霜的黄花。这里的“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以及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
- “一问故人多宿草,再来歌地是衰杨。”:
- 关键词:“故人”、“宿草”和“衰杨”。
- 解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一位老朋友的问候,询问对方是否还像以前一样生活(宿草指的是长满野蒿的草地,常用来比喻隐居的生活;衰杨则指衰老的杨柳,这里用来象征年老或衰落)。诗人通过询问这些细节,表达了对老朋友的思念和关心。
- “平原旧客今谁在,伏胜遗经半未亡。”:
- 关键词:“平原”、“旧客”、“伏胜遗经”和“半未亡”。
- 解释: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朋友和学识的怀念。平原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地理概念,表示广阔的土地;“旧客”指的是过去的友人;“伏胜遗经”可能是指某位学者留下的经典著作;“半未亡”表明这部遗经中的一部分尚未失传。这两句话体现了诗人对知识传承的关注和对历史遗迹的珍视。
- “还取青尊尽畴昔,月明重与向山塘。”:
- 关键词:“青尊”、“畴昔”和“山塘”。
- 解释:最后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回到过去的场景,他取出了青尊(古代的一种酒器),与曾经一起度过的日子相比,现在更加显得珍贵。同时,他还选择了一个美丽的夜晚(月明),再次前往山塘(一个地名,可能是苏州的某个景点)。这里的“山塘”可能是指苏州的一个著名景点,也可能是诗人心中的某个特定地点,代表着回忆或情感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描述与陆大立在吴市的重逢、对过去朋友和知识的怀念、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感慨,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