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玄卷之不盈掬,他时重整十二楼。
猗欤盘古开天至今日,乃复芝泥兰检遇石室。
圯桥纳履匪真书,■石嘬髓纷怪谲。
却笑方士去何年,阆苑琼坡几度仙。
上真下界频招手,巨浪长风快着鞭。

【注释】

《登瀛行》:作者自题,诗序中说:我平生喜欢作诗,但总是不能尽其才,今岁又病了。我常想登上蓬莱山去游览,但是没有机会,于是写了这首诗。

“洞玄”:《列仙传》记载:“洞玄真人,姓李名元伯,字元正,西河人。年八十余,得道成仙。”卷之不盈掬:指道家书籍的简册很少。

盘古:相传盘古开天辟地后化为气,再经一万八千年,化成男女,为人类始祖,故有开天之说。

石室:传说盘古氏死后葬于此,后来成为神仙所居之地。

圯桥:即黄石公授张良书之事,张良由此得以辅佐刘邦建立汉朝。

■石:指仙人的住所。嘬:吮吸。咀:用口咬。

方士:指修炼道术的人。去何年:《史记》载:秦始皇时,有人进献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命道士徐福等出海寻药求仙。

阆苑琼坡: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几度仙:几次升天成仙。

上真:道教中的尊神,是道教的最高神和最高领导。下界:人间。

招手:指神仙召唤凡人。

长风:指神仙驭风而行。

【赏析】

此篇为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的抒发。全诗以仙人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幅仙境的画面,充满了浓厚的神秘色彩。

首句“洞玄卷之不盈掬”。这里用夸张手法,形象地表现了道家书籍简册很少的特点,同时暗示了作者对道教的深深热爱。

诗人通过描写盘古开天辟地、仙人修炼成仙等神话传说,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这些神话传说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们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挖掘。

中间四句,诗人以“他时”、“乃复”、“非真”三个词语,巧妙地揭示了神仙的真实面目。这里的“他时”、“乃复”表示时间上的不确定性,而“非真”则表明神仙并非真实的存在。这样的表述既符合现实情况,又富有诗意。

最后两句“却笑方士去何年”,诗人以幽默的语气回应了前面的提问。方士(道士)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职业,他们通过修炼道术来追求长生不老。然而,现实中的方士往往难以实现长生不老的梦想,因此诗人对此进行了讽刺和嘲笑。这里的“去何年”既是指方士们难以达到长生不老的境地,也暗指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最终都将化为泡影。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的描绘和对神仙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永恒不朽的追求。它既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又不乏现实意义,是一部充满诗意的文学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