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榔江上波,江水朝宗广。
王气眺金陵,真人起草莽。
五载冰雪姿,言附龙鳞上。
皇极顿纲维,君子道自长。
白笔耀丹垣,湛露分仙掌。
最哉素心人,企赓虞弦响。

【注】林道生:指南朝梁代的名将、文学家江淹(约444-509)之子,字文通。应选:应试。王气:指帝王的气势。真人:指神仙。五载:五年。丹垣:皇宫的台阶。虞弦:虞舜的琴。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好友林道生及其父母,赴金陵应试之作。

首联“鸣榔江上波,江水朝宗广”,写诗人听到江边传来船夫击打的铜锣声,引起对江流奔涌、涛声如雷的联想,从而想到江水汇入大海,浩浩荡荡,直奔远方。这里以江水喻人之远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远行去金陵应试的殷切希望和良好祝愿。

颔联“王气眺金陵,真人起草莽”,诗人由眼前的江水想到了金陵,想到金陵有帝王之气,于是联想到金陵的山野草莽中可能隐藏着一位仙人,他正在那里起草诏书。这里以王气、真人等词描绘了金陵的自然风貌以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在南京应试成功的殷切期望。

颈联“五载冰雪姿,言附龙鳞上”,诗人进一步联想到自己与友人在家乡度过了五个寒暑的岁月,如今他们正像龙一般飞升到九霄云外,即将踏上征途,奔赴金陵应试。这里以冰雪、龙鳞等意象描绘了友人的坚韧不拔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在南京应试成功的美好祝愿。

尾联“皇极顿纲维,君子道自长”,诗人从金陵出发,一路向东而去,最终抵达了南京。在这里,诗人看到了南京的繁荣景象,感受到南京的政治文化气息。同时,他也看到了南京的江山美景,感受到了南京的美丽魅力。在这里,他看到了南京的历史文化积淀,感受到了南京的文化魅力。在这里,他看到了南京的人民生活,感受到了南京的人民幸福。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去金陵应试这一事件,展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南京这座城市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