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号浮石姓赵氏世居虎林移居平湖父老无子祷神得生生后家业渐凋十三岁不茹荤十九父母欲为完娶叹曰此时不行他日难脱矣遂至普陀礼绍宗禅师薙染三月即归省亲为泣绝乃育发日阅释典一日在母前讲说因果母曰汝既决志出家但无远去由是复薙度受云栖莲大师戒随湛和尚开讲海盐天宁结刹秦山复随至嘉禾东塔后往海盐莺窠山养亲丧葬毕赴东塔请复上天童后随本师密云和尚至嘉禾黄履素园举拂授之履素曰予昨夜梦小园池中开五色金莲乃应今日付浮大师岂不异哉是冬退居平湖青莲寺复往报恩终焉
生卒年:?-?
青莲
查阅内容
送一拙归径山 白云堆里冷难辞,鍊得身心百不知。 试问凌霄峰顶月,何人先见上松时。 注释:在白云密布的山谷中,寒冷难以忍受,炼就的身心变得一无所知。请问那凌霄峰顶的月亮,又有谁能够先看到上松的影子? 赏析:这首诗是苏轼为他的好友——一个归隐山林的人写的。诗中描绘了山林的景色和生活,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怀念之情。首句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山林环境,白云缭绕,寒气逼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写。 注释: - 山居:在山上的居所,此处指隐居的生活。 - 一径向云开:一条小路通向云中。形容山路曲折,云雾缭绕。 - 万壑千崖脚下来:万条沟壑,千座山崖从脚下汇聚而来。形容群山环绕,地势起伏。 - 行到翠微深绝处:走到一个绿意盎然,树木葱茏的地方。翠微指青翠的山色,深绝处指景色幽深,人迹罕至的地方。 - 数声啼鸟唤人回:听到几声小鸟的啼鸣,让人想起回家的念头。 译文
落梅 零落枝头春已穷,或沾泥土或飘空。 莫言桃李多颜色,尽在东风几日中。 注释翻译: - 《落梅》是南宋爱国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一幅凄凉衰败的落梅景象。 - “一片能教一断肠,堪堪平砌更堆墙”描绘了落梅的凋零之态,使人触目生愁。 - “莫言桃李多颜色,尽在东风几日中”表达了对春天短暂和生命脆弱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落梅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
【注释】参金粟本师密老和尚:拜访金粟寺的密老和尚。 日脚垂来雨脚收,几村晴树引孤舟。 问津曾未迷前路,到寺疑如见昔游。 桑鼓远闻金粟外,海光直射石鸥头。 幸生斯世逢斯老,得入拈花第一流。 【赏析】此诗为作者拜谒金粟寺密老和尚而作。诗写访道遇老,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崇敬与信仰之情,也反映了他当时的心态和生活状态。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清雅,充满了禅宗的禅意。 【注释】日脚垂来雨脚收:太阳落山
【注释】 送聚之游黄山:送友人去游览黄山。黄山,在今安徽黄山市。 客舟:指船。 上崖:登上山崖。 徽州:古郡名,今属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因境内有徽山得名。 白云成片风吹散:指山中白云缭绕,随风飘散。 三十六峰:指黄山的主峰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等三十六座高峰。 【译文】 黄山的七十二个险滩,只有一叶孤舟载着游人,攀登山峰不必询问徽州地名。 白云一片片被风吹散,三十六座山峰露出了尖尖的山顶。
相关推荐
沈慕周是清代著名的诗人。 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等,生于1427年,卒于1509年,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他出身书香门第,是明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和医学家。沈慕周在诗歌创作中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对后世的文人墨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理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沈朝初(1649—1702)是清朝时期的诗人。他不仅是一位文人,也是一位进士,其作品在文学史上有着一定的影响。以下是对其的介绍: 1. 生平经历 - 早年生活:沈朝初生于清康熙十八年,字洪生,号东田。据记载,他出生在江苏吴县,即现今的苏州。他的早年生活充满了文化氛围和文学追求。 - 科举之路:在清代,科举考试是知识分子进入仕途的重要途径。沈朝初于康熙十八年中进士,并改任庶吉士
周季琬(1620-1668) 字禹卿,号文夏。 宜兴人。 顺治进士。 官至监察御史,巡按湖南。 早年文名藉甚,与同里陈维崧等交契。 又擅书画。 工词,初多艳情之作,沿云间词派之旧轨,后阅世既深,风格转见苍凉激楚。 词集名《梦墨轩词》,不传。 其词见《倚声初集》等词总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