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翁祠前秋草衰,邯郸道上车轮回。
青山一片市朝改,白日欲下朝歌隈。
平原客散赵宫废,魏家歌舞寒烟积。
世间万事春梦中,枕边岂羡仙人术。
吁嗟乎仙人一去不复来,洞箫寂寞青鸾哀。
黄粱踪迹俱尘埃,行人夜渡漳河水,但见当年铜雀台。

【译文】

邯郸道中

吕祖祠前秋草衰,邯郸道上车轮回。

青山一片市朝改,白日欲下朝歌隈。

平原客散赵宫废,魏家歌舞寒烟积。

世间万事春梦中,枕边岂羡仙人术。

吁嗟乎仙人一去不复来,洞箫寂寞青鸾哀。

黄粱踪迹俱尘埃,行人夜渡漳河水,但见当年铜雀台。

【注释】
邯郸道中:邯郸道是古代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这里泛指旅途中的邯郸地区。
吕祖祠:供奉吕洞宾的祠堂。吕祖,即唐代道教著名人物吕洞宾,号纯阳子。传说其修炼成仙后,曾在此地隐居。
秋草衰:秋天的草已经枯萎。
车轮回:车轮转动的声音。
市朝改:指市场和朝廷的变化。
日欲下朝歌隈:太阳快要落山,落在了朝歌(今河南淇县)的附近。
平原客散赵宫废:平原上的游子纷纷离去,赵朝的宫殿也废弃不用。
魏家歌舞寒烟积:指魏国(三国时期的魏国)的歌舞在寒烟中堆积。
世间万事春梦中:世间的一切事情都在春天的梦中。
枕边岂羡仙人术:枕边怎么能羡慕神仙的法术。
吁嗟乎仙人一去不复来:唉!仙人一去再也不会回来。
洞箫寂寞青鸾哀:洞箫声声哀鸣,青鸾鸟也显得寂寞。
黄粱踪迹俱尘埃:黄粱饭还没有吃完就化为尘土。
行人夜渡漳河水:行人夜里渡河过漳河(漳河位于河北)。
铜雀台:三国时期的邺城(今河北临漳西),有曹丕所建的铜雀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功名富贵如梦幻泡影的感慨,以及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无奈之情。
首句“吕祖祠前秋草衰”,描写了邯郸道边的吕祖祠前,秋草已经开始枯萎。这是一幅秋天的景色,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
第二句“邯郸道上车轮回”,进一步描绘出了邯郸道上车辆往来的景象,车轮转动的声音回荡在耳边,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
第三句“青山一片市朝改”,描绘出城市中的青山被高楼大厦替代,市朝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一幅现代城市的繁华景象,给人以震撼。
第四句“白日欲下朝歌隈”,描绘出太阳快要落山,落在了朝歌的附近。这是一幅日落时分的景象,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第五句“平原客散赵宫废”,描绘出平原上的游子纷纷离去,赵朝的宫殿也废弃不用。这是一幅历史变迁的画面,给人以沧桑感。
第六句“魏家歌舞寒烟积”,描绘出魏国的歌舞在寒烟中堆积,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这是一幅宫廷宴会的场景,给人以奢华的感觉。
第七句“世间万事春梦中”,描绘出世间的一切事情都在春天的梦中。这是一幅梦与现实的对比,给人以哲理的思考。
第八句“枕边岂羡仙人术”,抒发了自己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但却只能躺在枕头上幻想。这是对人生的一种无奈,也是一种自嘲。
第九句“吁嗟乎仙人一去不复来”,叹息仙人一去不复返,表达了对神仙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第十句“洞箫寂寞青鸾哀”,描绘出洞箫声声哀鸣,青鸾鸟也显得寂寞。这是一幅音乐与孤独的画面,给人以凄凉的感觉。
第十一句“黄粱踪迹俱尘埃”,描绘出黄粱饭还没有吃完就化为尘土。这是一幅人生如梦的画面,给人以哲理的思考。
第十二句“行人夜渡漳河水”,描绘出行人夜里渡过漳水过河。这是一幅夜晚渡河的画面,给人以神秘的感觉。
第十三句“但见当年铜雀台”,只是看见当年那座著名的铜雀台。这是一幅历史的遗迹画面,给人以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邯郸道边的景色、历史变迁、宫廷宴会等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功名富贵的感慨和无奈,以及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