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孤城迥,春深瘴疠屯。
抗言怜直道,涉险向南奔。
暗损辞家貌,频惊去国魂。
长沙悲贾谊,粤徼滞虞翻。
异代俱伤鵩,清时独听猿。
岭云低古戍,蛮日惨寒原。
路傍湘娥竹,溪逢楚客荪。
穷荒传谏草,翰海接词源。
直跨苏公垒,卑看寇氏垣。
他乡多胜事,远道亦何论。

【注释】

海上孤城:指雷州。雷州为广东的边远之地,孤城在海中显得特别孤独。

春深瘴疠屯:春天已到了,但雷州一带仍多疾病。瘴疠,指南方山林潮湿之地的湿热气候和毒气,人容易生病。

抗言怜直道:表示对直言不讳的人的同情。抗言,犹直言。

涉险向南奔:冒着危险向南奔赴雷州。

暗损辞家貌:形容因去国而憔悴,面容消瘦。暗损,形容消瘦。

频惊去国魂:频频使作者感到忧心忡忡。

长沙:古地名,今湖南长沙市。贾谊,西汉初年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曾被贬至长沙,抑郁而死。

粤徼(yuè jiǎo):粤,泛指岭南地区。徼,边界。贾谊被贬到岭南,所以这里用贾谊来代指。

清时:清廉的时代。

异代同伤鵩(yǐ dài tóng shāng niàn yú),清时独听猿:古代诗人也同感悲伤,现在只有猿猴在哀鸣。鵩,鸟名,即杜鹃,常发出凄厉的叫声。

岭云低古戍:山岭上的云雾低低地笼罩着古城堡。

蛮日惨寒原:蛮族的节日里,天冷得使人害怕。

路傍湘娥竹:路旁有一片湘妃竹,传说是舜帝的妻子娥皇和女英所植。

溪逢楚客荪:溪水中有一片香气四溢的蕙草。楚客,楚地的客人。荪,即兰草。屈原曾在沅水中吟唱过“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离骚》,后人以“楚客”比喻志趣高洁的人。

穷荒传谏草:《汉书·东方朔传》载,汉武帝派东方朔出使南越,途经穷荒之地时作诗以自慰:“穷荒极陋无崖岸兮,彷徨乎无垠。”这里指冯侍御将要去雷州,故把这首送别诗当作谏草寄给冯侍御,以表达他对冯侍御的关切之情。

翰海接词源:翰海,即翰墨之海,指文人学士的聚居地。词源,指诗文的源泉。意思是说,文士们云集于雷州,就像江河汇入大海一样。

苏公垒:指苏轼当年流放雷州时筑起的石城。

寇氏垣:指雷州的城墙。寇氏,指雷州太守寇准。

他乡多胜事:他乡有很多值得高兴的事情。

远道亦何论:虽然路途遥远,也不必过于担心。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冯侍御即将赴任雷州途中的景象,并表达了对他的关切之情,同时寄托了自己的身世之感。

首联先写冯侍御赴任雷州的地点——海上孤城。孤城在海中显得特别孤独,春天又到了瘴疠盛行的地方,这正说明冯侍御将要面临艰难的任务。此联既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又写出了冯侍御面临的严峻形势。

颔联写冯侍御的为人。他在直言进谏方面颇有建树,因此得到诗人的称赞。但他却要冒着危险向南奔赴雷州,这正说明他是忠贞耿介、敢于斗争的正直之士。

颈联写诗人自己的处境以及他对冯侍御的担忧与同情。诗人在去国途中,面容消瘦,心情忧郁不安;而冯侍御却要冒风险去雷州,使他倍感忧思。这两句既写出了冯侍御的勇敢无畏,也流露出诗人对冯侍御的深深忧虑。

尾联写诗人对冯侍御的关心。诗人希望他能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不要因为去国的忧伤而消沉下去;同时也希望他能早日完成使命,为国家做出贡献。

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现出诗人对冯侍御的关心之情,也表现了自己身处异地、怀才不遇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