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卿不羞涤器,幼舆偏喜投梭。
叔子自复佳耳,安石终奈乐何。
《放言四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组政治抒情诗,通过对比不同角色的人生态度,表达对当时社会政治的看法。下面是诗句、译文及注释:
- 诗句:长卿不羞涤器,幼舆偏喜投梭。叔子自复佳耳,安石终奈乐何。
- 译文:张长卿不介意洗刷器皿,李幼舆却喜好投掷梭。叔子自认为很好听,王安石却无法理解他的快乐。
- 赏析:这组诗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评。首先,“长卿不羞涤器”与“幼舆偏喜投梭”两句分别引用了汉代的司马相如和宋代的欧阳修。司马相如是汉武帝时期的文才,而欧阳修则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他们都是才华横溢的人物,却选择不同的职业来发挥自己的才能。司马相如擅长文学创作,而欧阳修则以其散文和诗歌著称。这里的“长卿”和“幼舆”分别代表这两位文人,他们虽然从事着不同的工作,但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然而,“长卿不羞涤器”意味着司马相如并不觉得洗刷器皿是一件羞耻的事情,而“幼舆偏喜投梭”则表明欧阳修喜欢编织,而不是像他一样热衷于文学创作。这种对比揭示了不同人有不同的兴趣和才能,而诗人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社会多元化的理解和尊重。
《放言四首》不仅是对历史名人事迹的回顾,更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思和批判。它鼓励人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有包容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选择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