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桑干水气昏,白云空碛大河吞。
马头带得冲星剑,夜夜回看古蓟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意思和鉴赏作者思想观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最后进行赏析。
“一片桑干水气昏”,“一片桑干”指的是桑干河,“桑干”是黄河的古称,“昏”指昏暗,暗合了诗中“气昏”之意。
“白云空碛大河吞。”此句写大河吞吐云气,写出黄河之气势。
“马头带得冲星剑”,“带得”意为带着、牵引;“冲星剑”即指流星,用“冲星”比喻骏马奔腾的样子,表现诗人骑马疾驰时的感觉;“星”字既形容马快,又与“星宿”相联;“剑”字则暗指“燕支山”。
“夜夜回看古蓟门。”“回看”即回望。“古蓟门”即古代的蓟城门,蓟城在今天津市蓟州区。
【答案】
译文:
一片桑干河水雾蒙蒙,白茫茫的云雾笼罩着大河。
马儿飞奔如同一道流星,夜夜回望那古老的蓟城。
注释:“桑乾”“大河”“马”“星”“燕支山”“古蓟门”“燕然勒石”“燕然山上”“蓟城”等关键词都出现在诗中。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借写自己骑马驰骋于塞外的景象来抒发壮志难酬的感慨。
首句写眼前所见之景,点出所经之地是桑乾河一带。桑乾河发源于山西宁武县,向东流入河北,汇入渤海。诗人在这里看到的是一幅水雾弥漫的景象,这景象恰似一幅水墨丹青。第二句写自己骑马的感受。诗人说:只见那大河里,白色的水雾仿佛一匹巨大的白练,正被一匹马儿紧紧地拽着向前奔驰。诗人将大河比作一条龙,将马儿比作一条龙,生动地写出了诗人骑马驰骋时的豪迈气概。第三句紧承前一句,写诗人骑的是一匹骏马。他骑着这匹骏马,就像流星一样飞快,不禁想起历史上著名的燕然勒石故事。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窦宪率兵北击匈奴,大获全胜,凯旋而还。当大军到达涿郡的时候,已是深秋季节,天高气爽,登燕然山刻石纪念功业。后来人们便将这一事件称为“燕然勒石”,并把燕然山作为中国北方的象征。燕然山在今天的北京市附近。第四句以“夜夜回看”四字,点明主题。意思是说,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我都要站在马头,遥望着那古老的蓟门关,怀念起那些英雄豪杰的业绩来。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在安禄山叛乱期间曾随军南征,这次南征是诗人平生第一次亲历边塞,所以写下了这首七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