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宪东行镇大辽,手持丹诏下云霄。
叮咛自觉龙颜近,蹀躞何知马色遥。
剩有嘉谟同客算,全凭威望压天骄。
胡尘尽扫边疆静,快教鸣珂入圣朝。
注释:
都宪(都御史):官名,是明清两代对巡抚、布政使等地方高级官员的称呼。这里是指张岐。张岐镇守辽东,手持皇帝诏书,从天而降。
叮咛自觉龙颜近:嘱咐自己要时刻注意,皇帝会亲自接见你。
蹀躞:行走的样子,这里比喻马蹄声。何知马色遥:怎么知道马跑得那么远。
剩有嘉谟同客算:还有好计谋可以与客人商讨。
全凭威望压天骄:完全依靠你的威望来压制敌人。
胡尘尽扫边疆静:边疆上的战乱已经结束。
快教鸣珂入圣朝:希望你早日回到朝廷,享受荣华富贵。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张岐镇守辽东的场景,表达了对其的期望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民族关系。
首句“都宪东行镇大辽”,以“都宪”指代张岐,表示对他的尊称,同时表明他即将前往辽东。这里的“东行”指的是向东行进,暗示了目的地在辽东。
次句“手持丹诏下云霄”,形容张岐手中拿着的是皇帝的命令,从天而降。这里的“丹诏”指的是皇帝的诏书,象征着权威和地位。
第三句“叮咛自觉龙颜近”,意为叮嘱张岐要时刻注意,皇帝会亲自接见你。这里的“龙颜”指的是帝王的面容,用来形容皇帝的威严和亲切。
第四句“蹀躞何知马色遥”,意思是说你知道马跑得那么远吗?这里用“蹄啮”比喻马蹄声,暗示张岐需要谨慎行事,不可轻敌大意。
第五句“剩有嘉谟同客算”,意味着还有好计谋可以与你分享讨论。这里的“嘉谟”指的是好的谋略,表示张岐在镇守辽东期间将会遇到许多挑战,但只要与他一起商讨对策,就能应对自如。
第六句“全凭威望压天骄”,意为完全依靠你的威望来压制敌人。这里的“天骄”指的是强大的敌人,强调了张岐镇守辽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第七句“胡尘尽扫边疆静”,意味着边境上的战乱已经结束,国家恢复安宁。这里的“胡尘”指的是北方的敌人,表示国家已经战胜了敌人,保卫了边疆。
第八句“快教鸣珂入圣朝”,意味着希望他能早日回到朝廷,享受荣华富贵。这里的“鸣珂”指的是玉制的马络头,象征尊贵和荣耀。
整首诗通过描绘张岐镇守辽东的场景,表达了对他的喜爱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民族关系和政治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