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陆南行逡复巡,文公此去不回轮。
乞师此日无援楚,蹈海何人肯帝秦。
秋雨浪花千掬泪,春风麦饭一杯尘。
蘋丝荔子来时节,拜罢青天泣鬼磷。

【注释】

大忠祠:即忠武祠。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南。唐时建有忠武庙,供奉吴道子、王公仪等名将和文天祥等人。此诗是张九叙为忠武祠写的祭文。

逡(qūn)复巡:徘徊往复。

文公:指文天祥。

援楚:指帮助宋军抗击元兵。

蹈海:比喻英勇牺牲。

秋雨浪花:指秋风萧瑟,海浪滔滔,波涛汹涌。

春风麦饭:泛指江南的春天。

苹丝荔枝:指南方出产的新鲜水果。

拜罢青天泣鬼磷:拜完神像后,流下伤心的泪水。

【赏析】

这首诗作于宋亡之后,诗人在狱中写就。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共二十个字。前两句用“南行”、“不回轮”、“无援楚”、“肯帝秦”概括了当时南宋抗元战争的形势和文天祥的处境;后两句则通过“秋雨浪花千掬泪”,“春风麦饭一杯尘”来表达自己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和悲痛之情。

第一句“张陆南行逡复巡”,说张九叙和陆游两人都在往南方行进,但一个徘徊不进,一个坚决前进。这一句以“逡复巡”三字突出了二人的不同态度。

第二句“文公此去不回轮”,写文天祥此行不回,表明了他宁死不屈的决心。他虽然被俘,但仍不改其志,誓死抗争到底。

第三句“乞师此日无援楚”,说在此时向元朝请求援救,却没有任何力量可指望。这是说元朝统治者根本不把南宋当回事。

第四句“蹈海何人肯帝秦”,说如果有人敢于投奔元朝,那也不过是甘当俘虏而已。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文天祥宁死不做叛国贼的决心,表现了他的气节。

第五六两句“秋雨浪花千掬泪,春风麦饭一杯尘”,是写自己对故国山河的怀念以及壮志未酬的悲愤。秋雨浪花,象征着祖国山河遭受蹂躏的痛苦景象;秋风春雨,更增添了无限感伤。而“麦饭一杯尘”,又使人联想到当年与敌人拼死战斗的情景,表现了英雄末路的悲情壮怀。

尾联两句“蘋丝荔子来时节,拜罢青天泣鬼磷。”是说南方的水果荔枝、蘋(píng)菜已经成熟了,而自己在狱中已经哭干了眼泪。这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是说自己虽已身陷囹圄,但壮志犹存,仍念念不忘报效祖国,只是不能实现罢了。

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高远,风格沉郁苍凉。作者以自己的遭遇抒发爱国激情,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敌人的痛恨,表现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