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树惟一色,半山堆白云。
鸟啼村不夜,香远客先闻。
近寺松阴合,横枝涧影分。
谁家修竹里,帘外亦纷纷。

栖贤看梅

万树惟一色,半山堆白云。

鸟啼村不夜,香远客先闻。

近寺松阴合,横枝涧影分。

谁家修竹里,帘外亦纷纷。

注释:

  1. 万树惟一色:形容梅花众多而颜色却统一,没有分别。
  2. 半山堆白云:形容山腰以上是白云堆积的景象。
  3. 鸟啼村不夜:即使村庄里鸟儿的鸣叫声,也不会让夜晚变得不安宁。
  4. 香远客先闻:形容梅花的香气远远地飘荡,使得远方的游客首先闻到。
  5. 近寺松阴合:靠近寺庙的松树树荫相合。
  6. 横枝涧影分:形容树枝横斜,与涧水的影子相互交错。
  7. 谁家修竹里:形容在竹林深处,是谁家的地方。
  8. 帘外亦纷纷:形容竹影映照在帘幕之外,也显得纷纷扰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梅花景象,从山上到山下,层层叠叠的白云和梅花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诗中的“鸟啼村不夜”一句,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中描述了梅花的香气如何传遍远方,以及它如何成为客人最先感受到的美景之一。这里的“香远客先闻”,不仅赞美了梅花的香气,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追求。

诗中提到了“近寺松阴合”,这似乎暗示了诗人在观赏梅花时,恰逢寺庙附近的松树树荫与梅花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这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诗人用“谁家修竹里,帘外亦纷纷”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竹林场景。这里的“竹影”与“帘外”,形成了一种内外景致的对比,让人感觉仿佛走进了一个仙境般的世界。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诗中的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