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林风作势,彻夜雨倾盆。
钟响欲沈寺,鸡啼如隔村。
将无伤晚稼,何以聚秋屯。
墙圯生多盗,应违席掩门。
奔林风作势,彻夜雨倾盆。
译文:狂风呼啸着席卷树林,夜晚大雨倾盆而下。
注释:奔林:形容风势猛烈;作势:形容风势猛烈地吹动树木。
钟响欲沉寺,鸡啼如隔村。
译文:寺庙的钟声即将敲响,远处传来了鸡鸣声,仿佛隔在了另一个村子。
注释:钟响欲沉寺:寺庙里的钟声马上就要响起;如隔村:像是隔着一个村落。
将无伤晚稼,何以聚秋屯。
译文:如果这样下去,今年的庄稼恐怕会受到影响,我们又该如何聚集起粮食来抵御秋天的侵袭呢?
注释:将无伤晚稼:指庄稼可能受到损害;何以:为什么;聚秋屯:聚集起粮食来抵抗秋天的侵袭。
墙圯生多盗,应违席掩门。
译文:因为盗贼太多,围墙已经倒塌,人们只好离开家门躲避。
注释:墙圯:围墙倒塌;生:产生的意思;违席:离开坐席;应违席掩门:意思是说,盗贼太多,大家不得不离开家门躲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注和对自然灾害的担忧。首两句“奔林风作势,彻夜雨倾盆”以风和雨为引子,形象地描绘出一幅风雨交加、肆虐自然的图景。诗人通过强烈的视觉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无情。接着,“钟响欲沉寺,鸡啼如隔村”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荒凉。寺庙的钟声在风雨中几乎无法发出声音,而远方的鸡啼声却如同来自另一个地方,给人一种孤独和遥远的感觉。这两联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对自然力量的恐惧。
第三联“将无伤晚稼,何以聚秋屯”则转入了对农民生活的关注。诗人担心这样的天气会严重影响庄稼的生长,进而影响到人们的收成。这里的“将无伤晚稼”意味着如果没有这场风雨,庄稼应该能够正常生长,但现在已经受到了损害,所以诗人才会担心收成的减少。“何以聚秋屯”则是在问,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如何能够聚集起足够的食物来度过秋天呢?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担忧和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墙圯生多盗,应违席掩门”一句则进一步展示了盗贼的猖獗和人们对家园安全的担忧。诗人通过描绘盗贼横行的场景,表达了对社会安宁的渴望和对家园安全的忧虑。这两句诗虽然只是简单的叙述,但却充满了情感和哲理,让人深思。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农民命运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