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傍茅屋是谁家,薄暮东来一税车。
败壁不堪题姓字,时从篱槿看秋花。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对诗歌进行具体的分析,指出诗句运用了何种手法,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最后,简要说明理由即可。本题要求赏析“宿白梅洲”一诗,这是一首七律,首联写诗人夜行至一户茅屋前,这茅屋是谁家的?诗人没有直接点明,而是从其“薄暮东来一税车”的描写入手,通过一个细节来暗示。颔联写诗人在篱笆旁观看秋花,用“败壁不堪题姓字”一句,表现了作者对于世俗礼法的不齿。尾联写诗人观花之余,又看到篱笆外盛开的花朵,不禁感慨万千。
【答案】
译文:
道边茅屋的主人是谁呢?黄昏时分,我驾车东去经过那里。
墙壁破落,不能在上面题写姓氏,只好从篱笆旁边的槿树篱笆中远远地观赏那盛开的花。
注释:
宿:投宿、留宿。白梅洲:即苏州西施山。一说为苏州城北之梅花林(《嘉庆一统志》)。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夜泊西施山时所见的情景。全诗以“宿”字领起,先点明题目,然后由景入情,写出诗人夜行至此的感受。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夜行至此,只见一道茅屋,不知主人是谁。而诗人却从他“薄暮东来一税车”,推测其为官人之家。后两句则进一步点出,这道茅屋的主人就是官人。然而这位官人,似乎有些与众不同,他在自己的墙壁上不能留下自己的姓名,只能从篱笆中的槿树上远远地观赏那盛开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