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诵夫子诗,今履夫子路。
夫子一去夜漫漫,往复行人自朝莫。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本题是一道诗歌赏析的选择题。答题时注意审清设问要求,然后根据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作答。

本诗为诗人于林道中奉怀紫阳夫子的抒情之作。首句“昔诵夫子诗”交代自己因怀念而读《紫阳先生诗集》;次句“今履夫子路”,则表明自己已踏上仕途,在官场上奔波。两句一仰一俯,一古风今事,表达了诗人既感怀紫阳夫子的知遇之恩,又感叹人生道路坎坷、时光流逝的深沉感慨。第三句以“夜漫漫”形容时间之长,“往复行人自朝莫”写往来的行人,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尾联点明主旨,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之情。全诗情感饱满,意境高远,语言简练含蓄。

【答案】

译文:以前读过紫阳先生的诗,现在却走在紫阳先生的路上。

注释:紫阳先生:即紫阳真人张伯端。他著有《紫阳真经》。

赏析:《紫阳先生文集》卷五《奉怀紫阳先生》云:“昔诵夫子诗,今履夫子路。”

这是一首奉怀紫阳先生的七律。诗的前两句回忆了诗人与紫阳先生的关系。“昔诵夫子诗”是说自己年轻时曾读过紫阳先生的诗。“今履夫子路”是说自己后来走上了紫阳先生的那条路,也就是走上仕途。这一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也是诗情转折的契机。从后一句看,诗人已经踏上了这条充满荆棘的仕途之路了。所以,“夜漫漫”既是说夜长难耐、时间漫长,也是说路途遥远、前途迷茫。“往复行人自朝莫”是说来往的行人各自为了前程而奔忙。这一句既写出了当时的政治局势,也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政治遭遇。因此,诗人感到自己像“往复行人”一样,被政治斗争所折磨,而自己又无力改变这种现实。

这首诗的第三、四句是全诗感情发展的最高潮,也是全诗的重心所在。诗人在这里把“夜漫漫”和“自朝莫”联系在一起,突出地表现了自己的孤寂之感和苦闷之情。“夜漫漫”和“自朝莫”,不仅表现出诗人在漫长的征途上的孤独寂寞,也显示出诗人在黑暗官场中无所作为的悲愤不平之气。诗人在这里并没有直接表达这些复杂情绪,而是采用了一种非常巧妙的方法。他把“夜漫漫”和“自朝莫”两个词语巧妙地组合在了一起,从而形成了一个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读者在品味这一组词语时,就会感受到其中的沉郁之气。同时,这两个词语还起到了强调的作用,使读者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了诗人那种孤独寂寞和苦闷不平的感情。

最后两句是全诗感情发展的收结,也是全诗的结束。诗人在这里通过“夜漫漫”和“自朝莫”来进一步表现了自己的孤独寂寞和苦闷不平之气。然而,由于前面已经把这种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了,因此这里再重复这两个词就没有必要了。诗人在这里只是用了一个“叹”字来结束全诗,使全诗戛然而止,余韵悠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