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时已过鹊成桥,菰米榆钱忽乱漂。
明月避人应此夜,烈风欺客更崇朝。
须知木屐平生着,敢负皮冠旧日招。
终胜李侯蹲马背,披蓑兀兀路遥遥。
玉汝复次韵来速乃许赴再和答之
佳时已过鹊成桥,菰米榆钱忽乱漂。
明月避人应此夜,烈风欺客更崇朝。
须知木屐平生着,敢负皮冠旧日招。
终胜李侯蹲马背,披蓑兀兀路遥遥。
【注释】
- 佳时已过:美好的时代已经过去。
- 鹊成桥:喜鹊搭成的桥梁,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结束。
- 菰米榆钱:菰米、榆钱,都是古代的食物。
- 明月避人:月亮躲开了人们,形容夜晚的寂静。
- 烈风欺客:猛烈的风欺侮着行人。
- 皮冠:古代官员戴的一种帽子,代表身份。
- 李侯:指李公佐(768-835),唐代诗人、文学家,字公佐,号安南先生,河中虞乡人。
- 蹲马背:骑马行走的样子。
- 披蓑兀兀:披着蓑衣在雨中行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得知有人要参加宴会后,以诗作回应的一首。全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佳时已过鹊成桥”,以喜鹊搭成的桥梁象征美好时光的结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代的怀念之情。
第二句“菰米榆钱忽乱漂”,描述了菰米、榆钱等食物在水面上漂浮的情景,形象地描绘了节日结束后的宁静与冷清。
第三句“明月避人应此夜”,明月因为避开人们而躲藏起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冷清。
第四句“烈风欺客更崇朝”,猛烈的风欺侮着行人,表现了诗人对狂风的无奈和担忧。
第五至七句“须知木屐平生着,敢负皮冠旧日招。终胜李侯蹲马背,披蓑兀兀路遥遥”,通过回忆自己曾经穿着木屐、戴着皮冠的形象,表达了对过去的留恋和自豪;同时,用李侯的骑马背影比喻自己的坚韧和毅力,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