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游何处醉离觞,疋马南行去路长。
越国潮声空外暝,秦淮树色雁边凉。
行看绿水芙蓉美,坐识丹山荔子香。
自古闽中无胜事,好凭歌咏赞琴堂。
注释:
- 宦游何处醉离觞:宦游,指的是在外地做官。哪里,指代闽中(今福建),是作者的任所;
- 疋马南行去路长:疋马,意为骑着马;南行,即往南走;去路长,意味着旅途漫长且充满未知与艰辛;
- 越国潮声空外暝:越国,这里泛指南方沿海地区;潮声,指潮水的声音,此处借指海风或海浪的声音;空外暝,意思是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秦淮树色雁边凉:秦淮,南京古称,这里借指南京城;树色,指树木的颜色;雁边凉,意思是树木的颜色像远处的雁群一样,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 行看绿水芙蓉美:行看,意思是在路上看着;绿水芙蓉,形容清澈见底的水面上漂浮着像荷叶一样的荷花;
- 坐识丹山荔子香:坐识,意思是坐着就闻到了;丹山荔子,指的是荔枝,用“丹山”来比喻荔枝红润、鲜艳的样子;
- 自古闽中无胜事,好凭歌咏赞琴堂:自古以来,闽中(今福建)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因此人们喜欢通过唱歌和吟诗来赞美这里的美景和文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福建闽中的景色与人文的诗歌。诗人以“宦游何处醉离觞”开篇,表达了自己身在异地为官的无奈与辛酸。接着,诗人描述了南行的路途艰难与遥远。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感到沮丧或失落,反而对即将到来的风景充满了期待。
在“越国潮声空外暝”中,诗人用“越国潮声”、“空外暝”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这种氛围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在“秦淮树色雁边凉”中,诗人则通过对秦淮河两岸的树木、江水以及远处飞过的雁群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面。这种画面既展现了福建闽中的美丽风光,也传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在“行看绿水芙蓉美”和“坐识丹山荔子香”两句中,诗人分别描绘了福建闽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他看到的绿水中漂浮着美丽的荷花,闻到了荔枝的香甜味道;而坐在琴堂之中,则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到福建闽中的独特魅力。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福建闽中的自然之美,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最后两句“自古闽中无胜事,好凭歌咏赞琴堂”,则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升华。诗人认为,自古以来,闽中并无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因此人们更愿意通过唱歌和吟诗来赞美这里的美景和文化。这种赞美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是对人文情怀的表达。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将福建闽中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展现在读者面前。它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福建闽中的美丽风光,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与眷恋之情。